《中醫詞典》解釋「陽萎」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陽萎,又稱陰萎。男性未過「八八」天癸未盡之年,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或堅而不持久,致使不能進行性交者,稱陽萎。《內經》中的《陰陽應象大論》、《五常政大論》、《邪氣臟府病形》等篇,以及《諸病源候論》等書稱為「陰萎」。《內經.經筋》篇稱「陰器不用」、「不起」。《和劑局方》稱「陽事不舉」。《景岳全書》稱為「陽萎」。若因年老性機能減退,如《陰陽應象大論》所云:「年六十,陰痿」,則為正常生理現象,不屬病態。《痿論》云:「思想無窮,所愿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黃帝內經素問集注》謂:「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入房太甚則宗筋弛縱,發為陰痿」,又將陰痿稱為筋痿。但筋痿是因「肝氣熱‥…‥筋膜乾則筋急而攣」所致,包括的範圍較廣。筋痿可以包括陰萎,故二者不相等同。陽萎與早泄不同,早泄是欲同房時,陽莖能勃起,但因過早射精,射精之後因陰莖萎軟不能進行正常性交。而陽萎是欲性交時陰莖不能勃起。二者病情此較,早泄較輕而陽萎重。陽萎是一切性機能減退疾病中,病情較重的一種,遺精、早泄等疾病日久不癒,進一步發展均可導致陽萎的發生。
【常見證候】
元陽不足陽萎:陽萎,陰冷,腰痛,膝軟,耳鳴,脫髮,牙齒鬆動,畏寒肢冷,形體瘦弱,短氣乏力,頭暈目眩,面色白,舌淡胖潤或有齒痕,脈沉細尺弱。
心脾兩虛陽萎:若心脾氣虛,則心悸,短氣,自汗,面色萎黃,形體瘦弱,神疲乏力,飲食減少,脘脹,便溏,舌淡,脈細;若心脾血虛,則心悸,怔忡,易驚,多夢,失眠,面色白,形瘦神疲,舌淡,脈細。但一般臨床所見,多為心脾氣血兩虛之證。
驚恐傷腎陽萎:怵惕不寧,多疑易驚,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平時陰莖尚能勃起,但每同房時則焦慮不安,反致陽萎不舉,舌脈往往正常。
濕熱下注陽萎:陽萎而兼陰部潮濕或癢痛,小便短赤,舌苔黃或厚,脈弦或數。
【鑒別分析】
元陽不足陽萎:元陽又稱真陽。近世多認為命門之火即真陽(《腎的研究》)。"從臨床看,命門火衰的病人,其病證與腎陽不足病證多屬一致…可以認為命門火就是腎陽"(《中醫學基礎》)。故元陽、真陽、命門火、腎陽實際上可以認為是同義詞。元陽不足亦即真陽不足、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類經圖翼》:"命門與腎,本同一氣"。腎主二陰,《諸病源候論.虛勞陰萎候》謂:"腎虛不能榮於陰器,故萎弱",此所謂腎虛不足多指腎陽不足,亦即命門火衰,《醫貫》所謂:"陽事先萎者,命門火衰也"。《景岳全書.雜證謨》也認為:"凡男子陽萎不起多由命門火衰,…火衰十居七八,而火盛者僅有之耳"。故元陽不足陽萎可見腎陽不足的表現(腰痛膝軟、耳鳴、脫髮、牙齒鬆動、畏寒、肢冷、短氣、舌淡、脈沉)。其原因,或由於色慾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