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疲乏」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疲乏是一種精神疲勞、肢體虛弱的臨床症狀。在中醫醫籍中,有多種名稱來表示疲乏,如《素問.平人氣象論》中稱之為"解",《靈樞.海論》中稱之為"怠惰",《靈樞.寒熱病》中稱之為"體惰"。疲乏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症狀,幾乎各種急性或慢性疾病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疲乏。本文討論的範圍僅限於以疲乏作為主要症狀的情況。

常見的症狀及鑑別分析:

  1. 暑熱傷氣疲乏:表現為肢體倦怠乏力、精神萎靡、少氣懶言、身體發熱出汗、心煩口渴、食量減少便溏、面色暗淡、舌苔較厚膩、脈搏虛弱且頻數。這種症狀一般出現在盛夏高溫的時候,由熱邪侵入體內引起,容易消耗氣血津液。治療上宜清熱益氣、養陰生津,可以使用清暑益氣湯加減的方劑。

  2. 脾虛濕困疲乏:表現為倦怠懶言、身體感到沉重、口苦口乾、大便較溏薄、容易感到寒冷、胸腹脹悶、食慾減少、尿量減少、舌苔較厚厚膩、脈搏滑濡。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長期勞累、養生不當等原因導致脾臟功能虛弱,體內濕氣滯留。濕氣重濁,影響了清陽上升,從而引起肢體睏倦乏力等症狀。治療上宜健脾化濕,升清降濁,可以使用升陽益脾湯合平胃散加減的方劑。

  3. 氣血兩虛疲乏:表現為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語音低弱、頭暈眩暈、失眠、自汗、心悸、手足麻木、面色蒼白無華、脣舌甲片顏色較淡、脈搏沉弱細小。這種情況多由先天不足、病後失調或長期慢性疾病失去調治等原因造成。氣血不足,身體得不到養分,出現疲乏、肢體無力等症狀。治療上宜補益氣血,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加減的方劑。

這三種症狀的鑑別可以根據臨床表現進行分析,比較容易區分。

參考文獻:

  1. 《靈樞.海論》:描述了髓海不足的症狀,包括頭暈耳鳴、腳痠眩暈、視力模糊、疲乏和安靜躺著等。

  2. 《中醫臨證備要》:指出濕氣和暑氣都會影響氣血運行,夏季暑濕滯留在體內時,常見身體並無大病但疲乏不堪的狀況,民間稱之為"疰夏"。輕微者可使用藿香、佩蘭泡飲,嚴重者可使用清暑益氣湯加減的方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