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紅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紅疹是指肌膚表面出現紅色小疹。疹,古稱“胗”。《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客勝則丹胗外發。”《疫疹一得》稱為“疫疹”。《疫痧草》稱為“疫痧”。有的方書斑疹并論,或以斑賅疹。但斑和疹是不相同的(鑒別詳見發斑條)。疹還應和“痘”“疫喉痧”相鑒別:1、“痘”多發於小兒,初起為紅色丘疹,數小時後就成米粒或豆大圓形水泡,周圍紅暈,泡內灌漿液,先清後濁;疹無水泡和灌漿現象。2、“疫喉痧”咽喉腫痛,發熱、全身痧點隱隱,漸致遍身猩紅,融合成片,疹點間無正常皮膚,口周圍蒼白,舌呈楊梅狀,與疹有別。本文討論範圍只限於內科疾病引起的紅疹。

【常見證候】

熱入營血紅疹:多伴高熱不退,可在軀幹或四肢出現紅色或暗紫色瘀點,壓之不退色,撫之不礙手,疹點之間可見正常皮膚。兼有煩躁,譫語,或并發抽搐驚厥,舌質紅絳,舌苔黃,脈數或細數。

風熱挾濕紅疹:起病較急,皮疹呈紅色或淡紅色粒狀丘疹,形態大小不一,稠密處可融合成片,瘙癢或奇癢。兼見身熱胸悶,煩躁不安,小便短黃,舌質紅絳,舌苔黃膩,脈來浮數。

風寒鬱閉紅疹:發病突然,疹色淡紅,遇風冷則症狀加重,皮膚瘙癢,此伏彼起,形態大小不一,兼有發熱惡風,頭痛,脈浮等症狀。

血虛不榮紅疹:疹色淡紅或蒼白,疹形小如米粒,大如豆瓣,參差不一,反復發作,時隱時現,每以夜睌為甚,經年不癒。頭暈心煩,面色少華,舌質淡,脈細弱。

【鑒別分析】

熱入營血紅疹與風熱挾濕紅疹:前者是溫熱之邪,內陷營血,後者為風熱挾濕鬱遏腠理。熱入營血紅疹,發生於溫病過程中。溫熱之邪,內陷營血,熱傷血絡,外溢而發疹。診斷要點:疹點不高出皮膚,伴有高熱,煩躁譫語,痙厥、舌質紅絳等症。治宜清營、涼血、解毒,方選清瘟敗毒飲或清營湯。

風熱挾濕紅疹:多因暑熱侵淫復感寒濕,暑熱為寒濕所遏,熱鬱濕伏,滯於腠理,發為皮疹,形如栗粒,高出皮面,緊束有根,奇癢難忍。伴見胸脘痞悶,口粘不渴,煩躁不安。治宜疏風清熱、利濕,方選消風散加味。

風寒鬱閉紅疹:汗出當風,或浴後感受風寒,鬱於營衛,與氣血相搏,外透肌膚而發疹。紅疹此起彼伏,遇風冷症狀加重,肌膚瘙癢,或伴見身熱惡風症狀。治宜祛風散寒透疹。方選荊防敗毒散加減。

血虛不榮紅疹:營血不足,表衛不固,風邪乘虛侵入肌膚,內閉營衛而發疹。紅疹時隱時現,反復發作,經年不癒,並伴有頭昏心悸,舌淡脈細的臨床特點。治宜養血祛風。前賢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論,方選當歸飲子。

【文獻別錄】

《外感溫熱篇》:“若夾斑帶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