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身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身痛(Body Pain)

身痛是指全身都感到疼痛的情況。《傷寒論》中稱之為「身疼」或「身體痛」,後來的醫學文獻統稱為「身痛」。本篇討論的身痛主要指因風寒濕三氣合而導致的全身疼痛,不包括由於其他原因或局部受邪痛而侷限於某一部位的疼痛。

【常見症狀】

  1. 風寒束表身痛:全身骨節疼痛,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涕,咽癢咳嗽,舌苔薄白,脈浮緊。

  2. 濕著肌表身痛:全身疼痛,肢體沉重,頭脹如裹,或有惡寒發熱,無汗,舌苔白膩,脈濡。

  3. 瘀阻絡脈身痛:全身疼痛,感覺像被針刺一樣,轉側不利,舌暗有瘀斑,脈沉澀。

【鑒別分析】

風寒束表身痛與濕著肌表身痛:這兩種鑒別均是因為受外界"邪氣"的侵襲,阻滯在肌表的毛孔和組織間而引起身體疼痛。不同之處在於,風寒束表身痛是受到風寒邪氣的感染,而濕著肌表身痛是受到濕邪的感染。風性較為遊動,寒性則收攏,當風寒侵襲時,衛陽被阻滯,所以整個身體的骨節會感到疼痛。《諸病派候論.風疾諸侯》中記載:"風入於皮膚,症狀是動彈不得,疼痛如被刺,整個身體都會疼痛"。風寒身痛的辨證要點是全身都感到疼痛,惡風寒,發熱,無汗,流鼻涕等症狀。濕著肌表身痛是因為比如雨淋或者清晨霧氣濕氣的影響,感染了濕邪,滯留在肌表,濕氣黏滯而導致筋脈的氣血運行不順暢,所以會感到全身疼痛。《諸病源候論.風疾諸侯》中記載:"風導致身體疼痛的原因是...風濕進入肌肉之間相互搏鬥,產生疼痛。感覺脈搏的話,浮且緊,這就是身體疼痛的症狀。"辨證要點是:身體疼痛比前一種較重,還有肢體沉重,轉側不利,頭部脹痛,舌苔白膩等症狀。這兩種情況的治療方法也不相同。風寒束表身痛宜以疏散風寒,發汗解表的方法治療,方劑選用麻黃湯加減。濕著肌表身痛宜以解表除濕的方法治療,方劑選用羌活勝濕湯加減。

瘀阻絡脈身痛: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長期得到痹病引致絡脈受阻,或者是因為氣病侵入血液,或者由於其他慢性疾病導致氣血失調。久病入血後,血液滯留在絡脈中,導致身體疼痛。這種情況的辨證要點是:身體疼痛像被針刺一樣,通常比較固定,舌頭上有瘀斑,脈澀。治療方法宜以活血逐瘀,通暢絡脈的方法治療,方劑選用身痛逐瘀湯。

綜上所述,身痛有內傷外感之分。一般來說,突然發生的身體疼痛,大多是由於受到外感的風寒或濕邪所引起的。而長期痛症身體疼痛,則通常是由於絡脈受阻所致。外感的疼痛在治療上常以發汗解表的方法,往往隨著邪氣的排出,身體疼痛就會消除。而絡脈受阻引起的疼痛,在活血通絡的同時,還需要結合調氣的藥物,因為這種類型的身體疼痛並不容易迅速緩解。

【文獻引用】

《張氏醫通》中提到:"身體疼痛是指整個身體都感到疼痛,像是傷寒、霍亂、中暑、陰毒、濕痹等病都會引起身體疼痛。但需要根據其他症狀以及診脈等綜合鑒別...寒邪入侵,身體疼痛的地方通常會感覺冷,或者類似濕症狀,可以使用甘草附子湯。內傷勞倦,伴有風濕之症,整個身體都會感到疼痛,可用補中益氣加羌防、藁本、蒼朮。濕熱相侵,肩背痠痛沉重,疼痛上升,胸腹無力,整個身體都感到沉重疼痛,可以使用當歸拈痛湯。...身體發寒熱,身體全身疼痛,胸腹悶悶不舒,肝血虛而鬱火作用,可以使用逍遙散加羌活、桂枝,小便不暢可加入山梔、丹皮。天氣炎熱時穿衣過厚,毛孔打開排出汗液,邪氣則會滯留在組織間,聚集起來就會引起疼痛,可以使用六和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