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身振搖」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身振搖是指身體的振動,有時候甚至會導致跌倒在地。《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提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所謂的掉,就是指振動的樣子。《傷寒論》中也提到了身體的振動:“身為振振搖,振振欲擗地。”在《證治準繩》中,將這種症狀分為“顫振”和“振戰慄”兩種情況進行描述。這裡所說的身振搖是指整個身體都會振動,如果只是局部的振動,像是頭部、手部、腳部的顫抖等,則需要進一步討論。身振搖和寒戰是不同的,寒戰指的是感覺寒冷後出現的顫抖,而身振搖則沒有寒冷的感覺。此外,筋肉跳動只是指筋肉的抖動,而不涉及全身的振動,因此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內。

常見的臨床表現有:

  1. 肝風內動身振搖:全身出現振動,無法自控,伴有四肢麻木、頭暈、煩躁易怒的症狀,脈搏弦急有力,舌頭呈紅色,舌苔薄白偏乾。

  2. 陽虛失任身振搖:身體出現振動,伴有體溫偏低、四肢冰冷的感覺,有時會伴隨嘔吐、腹痛,或有腹瀉清澈的情況,脈搏沉緊或弦滑,舌頭淡白,舌苔薄白。

鑒別分析:

  1. 肝風內動身振搖:這種情況多見於情緒不穩、肝氣過盛的人。肝主一身筋骨,過度的憤怒會損傷肝臟,肝氣旺盛時易生風,因此會出現身體的振動。特點是:振動的程度會隨著情緒變化而有所不同,但通常無法自控。還可能伴有頭暈、四肢麻木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導致中風。治療時應平肝息風,可以使用羚羊鉤藤湯或天麻鉤藤飲等藥物。

  2. 陽虛失任身振搖:這種情況多見於大量出汗後,使得衛陽受損,或者是由於錯誤使用出汗法,或者是產後氣血虛弱,大量出汗造成陽氣損傷。陽虛的情況下,無法維持經脈的正常運行,因此會出現身體振動的症狀。輕微的情況下,身體振動可以自行操控,但嚴重者可能會有跌倒的意向。在寒冷的環境下,症狀加重,在溫暖的環境下則會減輕,患者常希望多穿衣服以緩解症狀。這種情況與肝風內動引起的身體振動,有著明顯的寒熱差異,虛實病位也不相同,因此比較容易鑒別。對於輕微的情況,治療時應健脾通陽,可以使用苓桂朮甘湯等藥物。而對於嚴重的情況,治療時應溫腎扶陽,可以使用真武湯等藥物。如果是產後虛弱,大量出汗造成的情況,可以使用當歸生薑羊肉湯加入黃耆養血溫經。在臨床上,身體振動有時候也可能和筋肉跳動同時出現,這多見於腎陽虛損,治療時仍以真武湯溫腎為主要方法。

來源的文獻:根據《證治準繩·傷寒》中所說:"一般來說,振動的症狀主要是由於氣血不足,無法滋養到筋骨,因此會出現身體的振動,且無法自控。此時需要大力補充氣血,我曾經使用過人參養榮湯進行治療,效果很好。還有一次,有一個人的身體振動得睡不著覺,我用十味溫胵湯加倍人參進行治療後,症狀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