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尿後餘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尿後餘瀝是指小便後仍有餘瀝點滴不淨的症狀。《內經》僅有“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的記載。《諸病源候論》始列“虛勞小便餘瀝”專條,後世遂沿用其名,但亦不盡相同,如《醫學入門》稱“尿後餘瀝”,《脈訣》稱“小便遺瀝”。尿後餘瀝與小便失禁,歷代醫書多混為一症。然尿後餘瀝係排尿後尚有餘瀝點滴不淨;小便失禁則是尿液時時自遺,不能控制,且尿量較多。臨床上宜予區分。排尿後如果挾有白色粘液滴出,乃小便挾精之症,不屬本篇討論範圍。
【常見證候】
腎虛胞寒尿後餘瀝:小便次頻而清長,溺後遺瀝不淨,神疲體倦,腰背痠軟,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沉細,尺部尤甚。
中氣不足尿後餘瀝:小便後餘瀝點滴,時作時止,遇勞即發,面色白,精神困憊,納減便溏,少腹墜脹,舌淡苔白,脈濡緩或細弱。
膀胱濕熱尿後餘瀝:小便頻數,色黃或渾濁,尿後餘瀝點滴不淨,伴尿道灼熱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鑒別分析】
腎虛胞寒尿後餘瀝與中氣不足尿後餘瀝:二證均屬虛證。前者多因久病或房勞過度,損傷腎氣,腎虛氣化不及,膀胱制約無能,致尿後餘瀝。後者多因飲食勞倦,中氣虛弱,失於升舉,致尿後餘瀝。鑒別要點:腎虛胞寒以小便頻數清長,腰背痠軟,四末不溫,遇寒加劇,常見於年高者為特徵,治宜溫腎固澀,方用金匱腎氣丸合桑螵蛸散加減;中氣不足以精神困憊,納減便溏,少腹墜脹,常見於壯年為特徵,治宜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膀胱濕熱尿後餘瀝:多因濕熱蘊結下焦,氣化失司,膀胱不約,致尿後餘瀝。辨證以尿頻、尿急、尿痛,小便色黃或混濁為特徵,治宜清熱利濕,方用八正散加減。
尿後餘瀝一症,應分虛實。虛證居多,每與小便清長、夜間多尿、小便頻數等症并見,治法不外溫補固澀。實證每與尿頻、尿急、尿痛並見,治法總宜清熱利濕。至於淋證出現尿後餘瀝,如《羅氏會約醫鏡.論淋癃》所說:“氣淋,小便澀,常有餘瀝,故尿不盡”,或外傷損及膀胱,引起尿有餘瀝,當針對本症治療,本症癒則尿有餘瀝自已。
【文獻別錄】
《諸病源候論.虛勞小便餘瀝候》:“腎主水,勞傷之人,腎氣虛弱,不能藏水,胞內虛冷,故小便後水液不止而有餘瀝,尺脈緩細者,小便餘瀝也”。
《醫學入門.小便不禁》:“下虛內損,則膀胱不約,便溺自遺,或尿後餘瀝,皆火盛水不得寧。治宜補膀胱陰血,瀉火邪為主,而佐以山茱萸、牡蠣、五味子類,不可溫藥”。
《張氏醫通.小便不禁》:“亦有小便畢,少頃將謂已盡,息再出些少者,多因從忍尿行房事而然,宜生料五苓散加阿膠,吞加減八味丸,和之以豬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