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但熱不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但熱不寒

但熱不寒是指在熱性疾病過程中,出現發熱而不感到寒冷的症狀。發熱的成因多種多樣,一般可分為外感發熱和內傷發熱。

外感發熱起病迅速,熱勢較高;內傷發熱起病較緩,通常表現為輕微的發熱。在外感熱初起時,通常會出現發熱伴隨惡寒或寒戰的情況。而當外邪進入體內引起化熱時,就會表現為但熱不寒的症狀。《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指出:“不惡寒,但熱者,實也。”後世醫家都採納了這種說法,並將之作為判斷外感熱病是否邪入臟腑的一個指標。

本文主要討論外感熱病中的但熱不寒症狀。至於內傷發熱以及“溫瘧”、“癉瘧”等情況下的但熱不惡寒症狀,則分別在與之相關的“五心煩熱”、“潮熱”和“寒熱往來”等文章中進行介紹。

常見證候

  1. 邪熱蘊肺但熱不寒:發熱,但不感到寒冷,伴隨咳嗽和胸痛,痰液厚稠且呈黃色或帶有腥味,鼻塞呼吸粗重,口渴咽痛,舌紅苔黃燥或黃膩,脈搏滑且頻數。

  2. 熱熾陽明但熱不寒:不感到寒冷,反而覺得燥熱,面色潮紅,大量出汗,極為煩躁和口渴,小便黃且少,舌質紅且舌苔厚黃,脈搏洪大。

  3. 熱結腸道但熱不寒:不感到寒冷且體溫升高,尤其在下午更為明顯,出現腹部脹滿和劇烈疼痛的情況,按壓時感到腹部堅實,便祕或腹瀉,嚴重時還可能出現神智不清、語無倫次、煩躁不安等症狀,舌苔黃燥或燒焦黑,脈搏沉實有力。

  4. 濕熱鬱蒸但熱不寒:體溫升高但不感到寒冷,下午時熱勢尤為突出,出汗但不緩解,口渴但不喜飲,胸悶和脘痞,身體感到沉重和呆滯,舌苔黃膩,脈搏弦細且頻數。

  5. 暑熱傷氣但熱不寒:發熱但不感到寒冷,伴隨頭痛、面部潮紅和呼吸急促,胸悶和煩躁,口渴且喜飲,大量出汗,舌紅且苔黃燥,脈搏洪數。

  6. 熱入營血但熱不寒:發熱的程度在夜晚尤為嚴重,不感到寒冷,伴隨煩躁不安,口乾,嚴重時可能出現譫語和精神混亂,皮膚上可能出現紅色斑疹,舌質紅絳,舌苔減少或完全沒有,脈搏細且數。

鑒別分析

  1. 邪熱蘊肺但熱不寒:多由風熱邪氣入侵肺部引起,或者是外感寒邪停滯而轉化為熱邪,邪熱攻擊肺腑,使肺失去清肅的功能,從而導致肺部熱邪積聚、痰熱阻滯的病理發生。初期可能出現惡寒發熱,然後演變為但熱不寒的情況,並伴隨咳嗽、氣喘,以及痰液黃稠為特點。治療時應以清肺泄熱、化痰止嗽為原則。可選用《千金》葦莖湯、合瀉白散等方劑進行治療。

  2. 熱熾陽明但熱不寒與熱結腸道但熱不寒:兩種情況都屬於邪熱入侵陽明經的病症,區別在於一種是陽明經證,一種是陽明腑證。《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陽明熱病脈證》曰:“白虎煩渴熱陽明,汗出身熱脈長洪,不惡寒兮反惡熱”。因此,熱熾陽明的辨證要點是:高熱,大量出汗,極度煩躁和口渴,脈搏洪大。邪熱猛烈入侵陽明經絡,使得氣分極度升熱,因此不感到寒冷而感到發熱;熱邪影響了氣分的調節,導致汗液大量外流,出汗明顯;邪熱內擾,燒傷津液,從而引發極度煩躁和口渴。《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陽明府病脈證》曰:“胃實脈大府陽明,大便難兮脾約同,蒸蒸潮熱濈汗汗,滿痛始可議三承”。熱結腸道的辨證要點是:下午時熱勢高漲,腹部脹滿且劇烈疼痛,大便不通,嚴重時可能出現神志不清、言語錯亂,舌苔黃燥或燒焦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