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舌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舌光是指舌頭上沒有苔,表面光滑潔凈,甚至如鏡面一樣。舌光無苔可能暗示病情危急,辨證時需要細心觀察,不能出錯。

以下是常見的舌光證候:

  • 胃陰乾涸舌光:舌頭紅且光滑,舌面缺乏濕潤,舌心尤為嚴重。患者煩渴不安,沒有食慾,甚至知道餓卻不願進食。可能出現乾嘔作呃,或胃脘疼痛,皮膚灼熱,低燒,大便祕結,噎膈,反胃,脈搏細數無力等症狀。

  • 腎陰欲竭舌光:舌頭呈紅色且光滑,顏色乾枯不鮮豔,觸摸沒有濕潤感,舌體瘦小。可能出現咽喉乾燥,面色憔悴,身體消瘦,頭暈目眩,耳中聽到蟬鳴,聽力重聽或耳聾,牙齒呈枯骨狀,牙齦鬆動脫落,腰膝酸軟,雙腳無力,心悸,潮熱盜汗,脈搏沉細數。

  • 氣陰兩虛舌光:舌頭呈淡紅色且光滑,乾燥且少有濕潤感,可能完全沒有津液。患者還可能出現精神萎靡,疲倦乏力,氣虛懶言,語聲低微,沒有食慾,睡眠不實,口渴,咽喉乾燥,脣部乾燥,眼窩凹陷,皮膚乾燥,甚至出現乾癟現象,脈搏虛弱或沉細無力。

  • 氣血兩虛舌光:舌頭呈淡白色且光滑,常見面色蒼白或黃瘦,脣部甲片呈淡白色,可能出現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疲倦乏力、氣虛懶言、語聲低微、手足麻木、食慾不振、大便稀薄,小便清長等症狀,脈搏沉細無力。

根據以上證候,以下是鑒別分析:

  • 胃陰乾涸舌光與腎陰欲竭舌光:兩者都是陰液耗竭導致的虛證,病情嚴重。可能由於過度出汗、長期病情未治療、受熱病邪久經不散、過度服用溫燥劑以及失血、傷精等原因,使胃、腎陰液耗竭無法滋養舌頭,結果舌頭呈紅色且乾燥無津液。如《舌鑒辨證正》所說:“色灼紅無苔無點而膠乾者,陰虛水涸也。”鑒別要點是:胃陰乾涸舌光,舌色鮮明而乾燥,尤其舌心特別乾燥;腎陰欲竭舌光,舌色乾枯不鮮豔。前者通常伴隨口乾脣燥,皮膚灼熱,脈搏細數無力;後者還可能出現口乾咽痛,低熱顴紅,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脈搏沉細且數。胃主納,喜潤避乾,因此胃陰不足或乾涸會影響納、運功能,因此可能同時出現食慾不振、對食物反感,乾嘔作呃,或胃脘疼痛,甚至反胃等症狀。腎主水,腎陰虛則水無法潤火,火相增,還可能出現頭暈眼花,耳鳴耳聾,失眠遺精,面色憔悴,雙腳無力,牙齒鬆動脫落等症狀。治療上,胃陰乾涸舌光宜滋養胃陰,可以使用益胃湯,或者用炙甘草湯去掉生薑和桂皮,加入鮮石斛、蔗漿、麥冬;腎陰欲竭舌光宜滋補腎陰,可選擇十全甘寒救補湯或左歸飲。

  • 氣陰兩虛舌光與氣血兩虛舌光:前者常見於急性發熱病後期,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發展過程中,陰虛耗氣,使舌頭失去氣溫和潤,所以呈淡紅色而光滑。後者多由脾胃損傷,飲食不振,氣血無法生成,病程長久後出現氣血雙虛,舌質無法濡養,舌苔逐漸脫落,新的舌苔無法生長,因此整個舌頭呈淡白色而光滑。常見於大量失血、脾胃虛弱,生化功能不足,以及婦女產後等情況。雖然兩者都有氣虛的臨床表現,如疲倦乏力,氣虛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