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舌生芒刺」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舌生芒刺是指舌上出現粗糙如尖刺,撫之礙手的症狀。
舌生芒刺一般都屬於熱證,如《溫熱論》說:「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熱極也。」
但根據臨床觀察,從苔之有無、苔色不同、芒刺出現的部位各異,所主的病證仍有一定的區別。
本節討論舌生芒刺的證候鑒別,主要以苔之有無以及所兼色澤不同為看眼點。
【常見證候】
陽明燥實舌生芒刺:舌苔焦黃起刺,高熱汗出,口舌乾燥,腹部硬滿,大便不通,脈數而滑或沉遲有力。
營分鬱熱舌生芒刺:舌質紅絳起刺,身熱夜甚,肌膚灼手,煩擾不寧,時有譫語,斑疹隱隱,脈細數。
【鑒別分析】
陽明燥實舌生芒刺與營分鬱熱舌生芒刺:二證皆屬熱證、實證,病因均為邪熱入裡煎灼津液所致,但發病的部位和機轉各不相同。
前者因邪熱入裡與胃腑有形之邪相結,化燥成實,轉成陽明腑實之證,病仍在氣分,燥熱不去,傷及陰津,故舌生芒刺為陰竭陽亢之徵;後者為邪熱猖獗,由氣分而達於營分,鬱而不解,為無形之邪熱羈戀,熱毒燔盛,煎灼營陰,陰津虧耗,故舌生芒刺常為熱盛動血或動風痙厥之先兆。
從舌象表現來分析,二證也不難鑒別。
陽明燥實舌生芒刺其舌苔焦黃,甚則焦黑燥裂起刺,舌面組糙,芒刺附看於舌苔;營分鬱熱舌生芒刺則無苔或少苔,舌質呈深紅絳色,甚則焦紫起刺,狀如楊梅,或伴有裂紋,但粗糙程度不如前者。
誠如《傷寒本旨》所說:「凡舌生芒刺者,苔必焦黃或黑;無苔者,舌必深絳;其苔白或淡黃者,胃無大熱,必無芒刺。」
再從其他臨床表現來鑒別,陽明燥實舌生芒刺的辨證要點有痞、滿、燥、實等見症;營分鬱熱舌生芒刺的辨證要點有營熱燔灼、陰虧液耗(身熱煩躁、祌昏譫語、斑疹隱隱)、甚至熱盛動風、動血(抽搐、出血、發斑)的症狀。
若從治療而言,二證亦迵異。
陽明燥實舌生芒刺者宜急下存陰,用承氣湯法。
清.吳坤安《察舌辨症法》中說:「如厚黃燥刺,或邊黃中心焦黑起刺,臍腹脹滿硬痛,乃陽明裡症,承氣湯下之」,若「腹無痞滿硬痛之症者,不可妄投承氣,是胃中津液乾涸,少陰腎水不支,宜大小甘露飲下之。」
營分鬱熱舌生芒刺者宜遵葉天士「入營猶可透熱轉氣」之旨,用清營湯以清營泄熱,使營分邪熱轉出氣分而解。
吳坤安也說:「如純紅鮮紅起刺,此膽火熾而營分熱,急宜犀角翹皮丹等清解之」,「如不解…速宜重加鮮生地、麥冬、元參之類。」
舉凡舌生芒刺高起必是邪熱鴟張的現象,熱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
一般可根據芒刺所生的部位,以區別五臟主病,如舌尖芒刺為心熱,舌中芒刺為脾胃有熱等等。
【文獻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