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多唾」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多唾,又稱為“腎虛多唾”,是指自覺口中唾液較多,或有頻頻不自主吐唾的症狀。多唾在《太平聖惠方》和《聖濟總錄》中均有記載。
多唾的常見證候有:
- 腎虛水泛多唾:多唾黏稠,頭昏目眩,心悸氣短,動則尤甚,甚則臍下悸動,舌質淡,苔白滑,脈弦滑。
- 脾胃虛寒多唾:多唾稠粘,脘腹痞脹,納榖不香、少氣懶言,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黃少華,舌質胖淡,苔白膩,脈濡弱。
腎虛水泛多唾與脾胃虛寒多唾的鑒別分析:
- 腎虛水泛多唾由於稟賦不足,素體虛弱,加以久病失於調理,致腎陽虧耗。腎主水,其液為唾,陽虛失其溫化之職,則上泛而唾出。
- 脾胃虛寒多唾由於恣食生冷,或過服寒涼藥物,或久病失養,致脾陽不振。脾主中氣,陽虛氣弱,運化無權,失其攝納之能,則上逆而唾。
二者病位一在下焦,一在中州。故病在下焦的腎虛水泛多唾,以動甚則心悸氣短,頭昏目眩,臍下悸動為辨證要點。病在中焦的脾胃虛寒以脘腹痞滿,肢倦便溏、納榖不運、氣短懶言,面黃少華為辨證要點。
治療上,腎虛水泛多唾宜溫陽化氣利水,方用乾地黃湯;脾胃虛寒多唾治宜溫脾扶氣,方用理中湯與訶黎勒丸化裁。
總之,多唾一症,在腎為腎陽虛衰,氣化不行,水邪上泛;在脾為中運不及,氣不攝納,液唾上逆。二者均以虛證為主。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