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小便清長」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小便清長,指尿液澄清而量多。《諸病源候論.小便病諸候》稱之為小便利多"。小便頻數是指小便次數增多,但尿色可清可濁,尿量可多可少,與本症不同,但二症常可並見。小便清長亦常見於下消病中,因與口渴同見,請參見口渴條。
【常見證候】
腎陽不足小便清長:小便清長而頻數,兼見面色白,精神不振,腰膝痠軟,形寒肢冷,氣怯乏力,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陰寒內盛小便清長:小便清長兼見畏寒肢冷,腹部冷痛,得熱痛減,大便溏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沉弦。
【鑒別分析】
腎陽不足小便清長:腎陽不足小便清長屬陽虛證,為腎陽不足,封藏失職,膀胱失攝所致,故小便清長而頻數,伴有頭暈目眩,腰膝痠軟、形寒肢冷等腎陽不足之證,治應溫腎攝尿,方選縮泉丸合右歸丸化裁。
陰寒內盛小便清長:本證由於寒邪直中,陰寒內盛,陽失溫煦,氣化失常,固攝水液失職所致,所以除見小便清長外,還有畏寒肢冷、腹部冷痛、脈象沉弦等陰盛內寒的表現。治宜溫中祛寒,方選理中丸化裁。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可見小便清長多屬寒證。但寒證需進一步辨別虛實,腎陽不足小便清長屬虛證,陰寒內盛小便清長屬實證。
【文獻別錄】
《內科臨證錄.問診要略》:"大熱無汗尿清長者,為腎陽不固,真武湯去茯苓"。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