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朱南山>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朱南山(1871—1938),原名朱松慶,字永康,江蘇南通人,近代著名中醫學家,後遷居上海行醫。少時家貧未能入學,幸得同邑名醫沈錫麟賞識,收為門徒,傾囊相授。朱氏學成後懸壺濟世,因醫術精湛,尤擅婦科,聲名鵲起,更於1936年創辦新中國醫學院,親任院長,培育中醫人才,對近代中醫教育貢獻卓著。
學術特色與臨床貢獻
- 婦科診治專精
朱南山以婦科見長,提出「婦科十問」作為臨證綱領,強調問診需細辨經、帶、胎、產等婦女生理特徵,結合望聞切三診,尤重胸腹診法,通過觸按脘腹、脅下等處,判斷氣血瘀滯、衝任失調等病機。其辨證重視肝脾腎三臟,認為女子以血為本,肝主藏血,脾主統血,腎司胞宮,三者失和則百病叢生。 - 方藥運用
臨床用藥以靈活務實著稱,擅長化裁古方。如治療婦科血證,常以四物湯為底,氣滯加香附、鬱金;血瘀配桃仁、紅花;虛寒佐艾葉、炮姜,體現「同病異治」之旨。對於帶下病,主張分型論治:脾虛濕盛者用完帶湯,濕熱下注則選易黃湯,並注重外治法如熏洗、坐浴以輔助內服藥。 - 中西匯通思想
朱氏雖為傳統中醫,然處清末民初西學東漸之際,亦關注西醫解剖、生理知識,提倡「中體西用」,於診斷時參照西醫體徵,如對癥瘕積聚(婦科腫瘤)的辨識,結合觸診與中醫辨證,豐富了傳統診療手段。
傳承與影響
朱南山之子朱小南承其衣缽,亦成婦科大家,並將「婦科十問」進一步系統化,父子二人合稱「朱氏婦科」,為海派中醫婦科重要流派。朱南山所創之新中國醫學院,更培養如陳大年、徐榮齋等名家,對近代中醫教育的紮根與發展影響深遠。
朱南山一生致力於臨證與教學,其學術融會古今,注重實效,不僅為婦科診治樹立典範,更為中醫在時代變革中保留了傳統精髓,堪稱近代中醫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