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朱少鴻>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朱少鴻(生卒年不詳),近代著名中醫臨床家,江蘇江陰人氏,出身中醫世家,為典型之世醫傳人。幼承庭訓,隨父習醫,於診療之際耳濡目染,深得家學精髓。年廿八,父喪後獨自立業,於故里懸壺濟世。後徙居上海,醫名漸著,求診者日眾。

其臨證特具三大要旨:
一曰「辨證精微」,善察病機標本,尤重脈診與舌診互參,常於細微處見真章。對濕溫、瘧痢等時病與虛勞、婦科諸疾頗具心得,處方時注重運氣學說與地域時令之關係。

二曰「用藥靈動」,不拘經方、時方門戶之見,取法仲景而化裁溫病學派之長。治外感擅用輕清宣透之法,調內傷則重視脾胃升降氣機,如運用東垣補中益氣法時,常佐入少許風藥以助陽氣升發。

三曰「方劑巧變」,精於藥物配伍之君臣佐使,尤妙在劑量調整。曾創「輕劑撥運」法,以少量藥物(常不過八味)調動人體自癒之機,於虛不受補者尤見奇效。

惜因診務繁忙,未遑著述,所遺醫案由門人瞿冷仙、吳正方等整理,散見於《上海中醫藥雜誌》等刊物。其治肝病「通補奇經」法、調經「沖任雙燮」方,至今仍為滬上醫家所稱道。案中多用鮮藥(如鮮蘆根、鮮荷梗),並重視「藥引」運用(如橘絡引經入絡),可見其用藥之細膩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