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朱小南>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朱小南

生平概述: 朱小南(1898-1974),原名鶴鳴,江蘇南通人,後遷居上海,為近代著名中醫婦科學家。其父朱南山乃滬上婦科名醫,家學淵源深厚。朱小南幼承庭訓,隨父習醫,二十歲起獨立應診,尤擅婦科諸疾。後繼承父業,出任中國醫學院院長,並籌組學術團體,推動中醫學術交流。1949年後,歷任上海中醫學會婦科組組長、中華醫會婦產科學會委員等職,於中醫婦科診療與理論建樹頗豐。

學術特色:

  1. 婦科診治體系:

    • 首創「衝任督帶」理論框架,強調奇經八脈對婦科生理病理之樞紐作用,提出「調治婦科,首重奇經」的辨證綱領。
    • 發展「肝為女子先天」學說,重視肝藏血主疏泄與衝脈的血海功能互動,創立疏肝調衝法治療月經病。
    • 完善「腎-天癸-衝任-胞宮」軸心理論,系統闡釋婦女生殖功能的神經內分泌中醫模型。
  2. 臨床技術創新:

    • 改良傳統四診,首創「腹診三線法」(任脈線、衝脈線、帶脈線)配合舌下絡脈診察,提升婦科癥積診斷準確率。
    • 發展南山流派特色用藥:
      • 創製「疏衝湯」(柴胡、當歸、香附、茜草等)調治月經先期
      • 「固帶煎」(山藥、芡實、牡蠣、白果等)療治帶下病
    • 擅長藥對配伍,如茺蔚子配澤蘭活血通經,桑螵蛸配海螵蛸固攝止帶。

著作與傳承: 代表著作《朱小南醫案醫話醫論》詳載其治療崩漏、不孕、癥瘕等疑難病案,尤以「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復舊)的靈活運用見長。遺留學術論文多發表於《中醫雜誌》,其中《奇經八脈在婦科的臨床應用》一文被視為現代中醫婦科理論重要文獻。其學術思想經門人整理為「朱氏婦科學術體系」,影響當代中醫婦科教材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