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朱顏>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朱顏(1923-1972)

朱顏,字亦丹,號雲高,浙江金華人,為近代中西醫匯通之重要醫學家。幼年失怙,然稟賦聰穎,年十三即從同邑名醫趙靄堂習岐黃之術,深得《內經》、《傷寒》等典籍精髓。弱冠懸壺鄉里,以辨證精準、療效顯著聞名。後為究醫道之廣博,赴國立中正醫學院研習西醫,1950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遂成兼通中西之大家。

朱氏尤擅中藥藥理研究,主張「以現代科學闡釋傳統藥性」,於中藥化學成分與作用機轉多有創見。其論著《中藥的藥理與應用》,系統整理丹參、黃芩、人參等藥物之現代藥理,並結合中醫辨證用藥原則,為中藥科學化之先驅。另撰《中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梳理《神農本草經》至明清醫家之學術流變,彰顯中醫學理論體系之嚴謹性。

學術貢獻方面,朱顏曾任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主導多項中藥標準化研究,並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編纂,制定藥材鑑別與製劑規範。其治學嚴謹,常以「藥性乃天地氣化所鍾,用藥當參合古今」為訓,強調中醫理論與臨證實踐不可偏廢。

朱氏之學術思想,可歸納為三要:

  1. 匯通中西:以現代藥理學驗證中藥療效,如闡明黃連素(小檗碱)之抗菌作用與中醫「清熱燥濕」理論相合。
  2. 重視經典:主張《本草綱目》等古籍所載藥效須結合臨床重新驗證,反對機械套用。
  3. 辨證為本:即使藥理明確,亦需依「寒熱虛實」調整配伍,如丹參雖具活血化瘀之效,然氣虛者宜佐黃芪。

朱顏之生平,映照二十世紀中醫現代化之歷程,其融合創新之精神,迄今仍啟迪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