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注下赤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注下赤白(也被稱為赤白痢),是中醫學中描述一種便下膿血粘凍的臨床表現。該症狀通常伴隨著大便呈深紅色,質地粘稠,並帶有臭味。患者還常常會有腹痛和腹瀉等其他症狀。這種情況通常是由風寒、濕熱、食積等因素引起,主要見於痢疾和腸炎等疾病。

根據不同的病因,中醫對注下赤白的治療方法可以進行分類如下:

  1. 風寒型:症狀包括大便膿血粘凍,腹痛對溫度和按壓敏感,畏寒發熱,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浮緊。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進行治療。
  2. 濕熱型:症狀包括大便膿血粘凍,腹痛拒按,口渴且愛喝水,小便呈黃色,舌紅苔黃,脈滑數。可以使用茵陳蒿湯進行治療。
  3. 食積型:症狀包括大便膿血粘凍,腹痛脹滿,噯腐吞酸,食慾不振,舌苔厚膩,脈滑。這種情況可以使用保和丸進行治療。

為了預防注下赤白,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生冷、油膩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避免食用不潔的食物。
  3. 適度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4. 如果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