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蟻毒瘻」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蟻毒瘻,又稱蟻毒瘡,是一種中醫病名。指項下忽腫一塊,漸延至頸,偶破出水碗許,爛久不合,或伴咽喉腫痛,飲食吞咽不利。多由憂思郁怒、氣滯血瘀所致。治宜理氣活血、消腫,方選橘核丸加減。
《諸病源候論》中記載:「蟻毒瘡者,項下忽腫一塊,漸延至頸,偶破出水碗許,爛久不合,或伴咽喉腫痛,飲食吞咽不利。此由憂思郁怒,氣滯血瘀,結聚成毒,故名蟻毒瘡也。」
《醫學入門》中記載:「蟻毒瘡者,項下忽腫一塊,漸延至頸,偶破出水碗許,爛久不合,或伴咽喉腫痛,飲食吞咽不利。此由憂思郁怒,氣滯血瘀,結聚成毒,故名蟻毒瘡也。治宜理氣活血、消腫,方選橘核丸加減。」
《外科正宗》中記載:「蟻毒瘡者,項下忽腫一塊,漸延至頸,偶破出水碗許,爛久不合,或伴咽喉腫痛,飲食吞咽不利。此由憂思郁怒,氣滯血瘀,結聚成毒,故名蟻毒瘡也。治宜理氣活血、消腫,方選橘核丸加減。」
蟻毒瘻的治療,宜理氣活血、消腫。可用橘核丸加減治療。方藥組成:橘核、山梔、赤芍、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白芷、甘草。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蟻毒瘻的預防,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思郁怒。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衛生,避免咽喉感染。
蟻毒瘻的發病原因,多由憂思郁怒、氣滯血瘀所致。當人體長期處於憂思郁怒的狀態下,會導致氣機郁滯,血行不暢,從而形成瘀血。瘀血阻滯於項下,可導致項下腫脹,甚至破潰。如果瘀血進一步發展,可導致咽喉腫痛,飲食吞咽不利。
蟻毒瘻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項下腫脹,漸延至頸,偶破出水碗許,爛久不合,或伴咽喉腫痛,飲食吞咽不利。
蟻毒瘻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蟻毒瘻的治療,宜理氣活血、消腫。可用橘核丸加減治療。方藥組成:橘核、山梔、赤芍、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白芷、甘草。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蟻毒瘻的預防,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思郁怒。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衛生,避免咽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