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意捨」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意捨穴意捨穴,出自《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和肋間動、靜脈後支。主治惡心、嘔吐、腹脹、腸鳴、洩瀉、黃疸、飲食不下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意捨穴名意舍,意為意念捨棄。《針灸甲乙經》曰:“意舍在第十一椎下,旁開三寸,主治惡心、嘔吐、腹脹、腸鳴、洩瀉、黃疸、飲食不下。”
意捨穴位於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先找到第11胸椎棘突,然後在棘突下方旁開3寸處,即為意捨穴所在。
意捨穴為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具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緩解疼痛的功效。臨床上,意捨穴主要用於治療惡心、嘔吐、腹脹、腸鳴、洩瀉、黃疸、飲食不下等症。
刺灸意捨穴時,可用毫針直刺0.3-0.5寸,或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意捨穴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但在使用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 孕婦及月經期女性不宜艾灸意捨穴。
- 有出血性疾病、嚴重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不宜針刺意捨穴。
- 針刺意捨穴時,應注意操作規範,避免損傷皮膚和肌肉組織。
- 艾灸意捨穴時,應注意控制火力,避免燙傷皮膚。
意捨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重要穴位,具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緩解疼痛的功效。臨床上,意捨穴主要用於治療惡心、嘔吐、腹脹、腸鳴、洩瀉、黃疸、飲食不下等症。但在使用時,需注意以下幾點:孕婦及月經期女性不宜艾灸意捨穴;有出血性疾病、嚴重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不宜針刺意捨穴;針刺意捨穴時,應注意操作規範,避免損傷皮膚和肌肉組織;艾灸意捨穴時,應注意控制火力,避免燙傷皮膚。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