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湧泉脈」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湧泉脈,又名太陽脈,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起於足底,上行沿足跟內側,沿小腿外側後緣,至外踝後方,沿腓骨後緣,上行至膕窩,向上沿大腿外側後緣,至髂前上棘,進入體內,循脅肋,沿背部正中線,至頸部,上行入缺盆,屬於手少陽三焦經。

湧泉脈是人體最長的一條經脈,也是人體最淺的一條經脈,位於足底,與腎臟相表裏。腎主水,主藏精,主生殖,主骨,主納氣,開竅於耳,其華在發。湧泉脈與腎臟相表裏,所以湧泉脈的盛衰可以反映腎臟的功能。

湧泉脈的正常脈象是沉細而有力。如果湧泉脈浮盛而無根,則表示腎陽不足。腎陽不足,則水液代謝失常,水液不能上輸於頭面,則會出現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小便不利、夜尿頻多等症狀。

湧泉脈是人體重要的經脈之一,如果湧泉脈出現異常,則會影響到腎臟的功能,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因此,平時要注意保養湧泉脈,可以通過按摩湧泉穴來保養。按摩湧泉穴可以起到滋腎益精、強腰健腎、改善睡眠、延緩衰老等作用。

湧泉穴位於足底,在第二、三趾趾縫的中間,用大拇指按壓湧泉穴,可以感覺到酸脹的感覺,每次按壓5-10分鐘,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