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湧水」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湧水,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病名,指的是水流逆行至腸胃和肺部引起的疾病。此病的辨證特點包括腸鳴聲、喘息、無法平臥以及兩足腫脹。

根據《素問.氣厥論》的描述:「肺受寒入侵腎臟時,就會引起湧水。所謂湧水,是指按壓腹部不硬實,因水氣滯留於大腸中,疾行時會發出類似袋中水聲的聲響,這是與水相關的疾病。」

根據王冰的註解:「肺負責藏氣,而腎則主持水分的代謝。當肺被寒氣入侵,導致腎臟儲水功能過剩,就會往上衝擊到肺臟,因此稱之為湧水。」

根據《儒門事親》卷六記載:湧水的症狀包括面色黃褪,呼吸急促,兩足腫脹,按壓後會陷下並快速回復,行走時聽到腸鳴聲,病人常常渴望喝水,但無法入睡平臥。

湧水的病因主要是因為肺受寒且水飲量過高,導致水份逆流至肺部,使肺失去正常的宣降功能,使得水氣無法順利排出並在腸胃積聚,最終形成湧水。

湧水的臨床表現是面色呈現黃褪,有呼吸急促的感覺,雙腳腫脹,按壓後快速回彈,行走時可以聽到腸鳴聲,病人常有喜飲水的習慣,但無法平臥入睡。

治療湧水的方法主要是以溫肺化飲為主,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苓桂朮甘湯等方劑進行治療。

湧水的預後一般較好,但如果治療不當,水飲泛濫,可能導致水腫、胸水、肺水腫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在飲食方面,患有湧水的病人應該選擇清淡的飲食,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以促進水份的排泄。

在護理方面,對於湧水病人應該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並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在預防方面,應留意飲食調節,避免過量攝取生冷油膩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