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郁痰」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鬱痰,又稱結痰、頑痰、老痰,是因情緒困擾,肺脾功能滯留,導致痰液生成不正常的疾病表現。

根據《症因脈治》卷二的記載,鬱痰即結痰和頑痰。

典型症狀包括胸部滿悶脹、九竅閉塞、焦慮悶熱、可能會有結核感覺在喉嚨中、睡眠不安、消化不良、逆氣不暢、倚肩呼吸困難。

寒性鬱痰患者宜使用具有辛散作用的香附二陳湯;熱性鬱痰患者宜使用清熱解毒的梔連二陳湯;肺經鬱痰患者宜使用配合昆布和膽星的節齋化痰丸。

《證治匯補.痰症章》指出,在胃脘部積留痰液的情況下,病人可能會感覺喉嚨灼熱、反胃嘔吐、食慾不振、嗝氣、這被稱為鬱痰。

突然受驚恐的人,心臟虛弱導致痰液積聚,也可以稱之為鬱痰,病人可能會出現驚恐不安、心跳急促、甚至昏厥等症狀。

長期火痰積聚可能導致鬱痰。

根據《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的描述,鬱痰即為心肺間積聚的火痰,在長期積聚後會使胸部結實凝滯,痰液變得黏稠,難以咳出,可能損傷黏膜而出現口乾咽燥、咳嗽喘促,臉色蒼白如枯骨等症狀。

《醫學入門》稱之為燥痰。

治療上,醫生通常選擇解除情緒困擾、化解痰液、清熱消腫、潤澤乾燥等方法,並選用節齋化痰丸、抑痰丸、霞天膏、清火豁痰丸、瓜蔞枳實湯等方劑。

鬱痰是因情緒不暢、肺脾功能滯留、痰液生成失調所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狀包括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多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咽喉不適、口乾舌燥、焦慮易怒等。

治療上以化痰、調理氣機、強化脾胃為主。

常用方劑有香附二陳湯、三子養親湯、半夏厚朴湯等。

預防鬱痰的主要方法是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劇烈波動。

平時要注意飲食清淡,多攝取蔬菜水果,少食辛辣油膩的食物。

同時要注意適量運動,增強身體素質。

如果出現鬱痰的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