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郁火惡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鬱火惡寒,又稱火鬱惡寒,是指由於火鬱清道,至陽氣不得外越所致的惡寒證。

鬱火惡寒的臨床表現為惡寒,四肢厥冷,兼見口苦、溺赤、脈數。

治療鬱火惡寒,宜升陽散火,可用升陽散火湯,或火鬱湯等。

以下是鬱火惡寒的古籍原文:

《證治匯補.惡寒章》:

鬱火惡寒,有素病虛熱,忽覺惡寒,須臾戰慄,如喪神守,此火鬱清道,抑遏陽氣於脾土,不得外越,故手足厥冷,乃火極似水,熱極反兼水化,自覺其寒,非真寒也。

治法:升陽散火。

方藥:升陽散火湯。

組成:升麻、葛根、柴胡、黃芩、白朮、生薑、大棗。

用法:水煎服。

功效:升陽散火,解表散寒。

主治:鬱火惡寒。

方解:升麻、葛根、柴胡、黃芩、白朮,均有升陽散火之功,可用於治療鬱火惡寒。生薑、大棗,可助升陽散火,緩和藥性。

附方:火鬱湯。

組成:升麻、葛根、柴胡、黃芩、白朮、生薑、大棗、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效:升陽散火,解表散寒。

主治:鬱火惡寒。

方解:本方與升陽散火湯相比,增加了甘草,可緩和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