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楊上善>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楊上善
楊上善為隋唐時期著名醫家,具體籍貫不詳,歷任隋太醫侍御、唐太子文學、太子司儀郎等職。其醫術精湛,臨床診治屢見奇效,深獲當時醫界推崇。
醫學貢獻
1. 《黃帝內經太素》
楊上善對《黃帝內經》有深入研究,參考皇甫謐編纂《針灸甲乙經》之方式,將《素問》《靈樞》二書重新歸類、編排並加以註解,編成《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此書為現存最早之《內經》系統性注本,具有極高之文獻學價值與中醫理論研究意義。楊氏之分類體系,對於後世理解《內經》思想架構影響深遠。
此書原典於宋以後散佚,今存本為唐代抄本殘卷(缺七卷),其中多保留古本原文,對考訂《內經》版本變遷具有重要作用。
2. 《黃帝內經明堂類成》
楊上善另著《黃帝內經明堂類成》,乃專門論述針灸經絡腧穴之專著,內容涵蓋十二經脈、奇經八脈、腧穴定位及針灸療法。此書在唐代被列為醫學教育必修課本,反映其在針灸學史上之重要地位。
該書現僅存一卷殘本,但仍可窺見其學術價值,尤其對於唐代針灸學理論體系與臨床運用提供重要參考。
學術特點
- 注重理論與臨證結合
楊上善在註解《內經》時,不僅著重文字訓詁,更善於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使其注解更具實用性。 - 系統性分類編纂
其對《內經》內容重新編排,使之更有條理,便於研習,對後世中醫理論整理工作啟發甚大。 - 影響後世醫家
楊氏之學術觀點,尤其在經絡腧穴學方面,對唐代及後世醫家如王燾、孫思邈等均有深遠影響。
歷史評價
楊上善被視為隋唐時期整理註解《黃帝內經》之重要醫家,其《黃帝內經太素》與《黃帝內經明堂類成》對中醫學之傳承與發展貢獻卓著。其註解風格嚴謹,理論闡述清晰,至今仍為研究中醫學古典文獻之重要參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