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楊守敬>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楊守敬(1839-1915),字惺吾,號鄰蘇,湖北宜都人,為晚清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金石學家、藏書家,同時在中醫文獻整理與傳播領域亦有重要貢獻。
楊氏於1880至1884年間擔任清政府駐日使館官員,期間廣泛蒐羅日本漢方醫學典籍,尤重丹波氏家族(江戶時期著名漢醫世家)所藏醫書。其最大功績在於輯印《聿修堂醫書》及《聿修堂醫學叢書》(又名《聿修堂叢書》)。此叢書系統收錄丹波氏累代鑽研的漢方醫學經典,包括《素問識》《靈樞識》《傷寒論輯義》《金匱要略輯義》等註解著作,內容涵蓋內經理論、傷寒雜病辨治、本草考據等,體現丹波氏融合中日醫學考證之特色。
此外,楊守敬自身的學術背景亦影響其醫學文獻選擇。其擅長版本目錄學,故在醫籍編纂中注重校勘與輯佚,例如從日本宮內廳書陵部、內閣文庫等處挖掘中國散佚古醫書,促進《黃帝內經太素》等唐以前醫典的回傳與研究。此舉不僅豐富了中醫理論體系,更為後世考據派醫家(如章太炎、惲鐵樵)提供重要文獻基礎。
在學術思想上,楊氏推崇「漢唐醫學」,認為丹波氏承襲了隋唐醫家注重經典注疏的傳統,尤其讚賞其以訓詁學方法辨析《內經》字義、釐清《傷寒論》條文的嚴謹態度。此觀點反映於其《日本訪書志》中對醫籍的評價,強調「醫道須本經旨,而經旨必賴考據」。
註:楊守敬雖非臨床醫家,但其對中日漢方醫學典籍的保存與流通作用,實為近代中醫文獻學不可或缺的一環。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