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楊倓>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楊倓,字子靖,南宋時期著名醫家,祖籍崞縣(今山西境內)。出身官宦之家,歷任戶部員外郎、樞密使、昭慶軍節度使等要職。其父楊存中素有蒐集民間單方、驗方之雅好,家學淵源深厚。楊倓承襲父志,精研醫理,將家族所藏千餘首效驗良方系統整理,編纂成《楊氏家藏方》一書,為南宋重要的方劑學著作。
學術成就與《楊氏家藏方》
《楊氏家藏方》匯集臨床實用方劑,內容涵蓋內、外、婦、兒諸科,尤重簡便廉效之處方,體現宋代醫學「化繁為簡」的臨床思維。書中方劑多註明配伍法度與適應症,部分方藥更結合當時嶺南、閩浙等地用藥經驗,反映南北醫學交融之特色。例如書中所錄治療瘴氣的方劑,融合芳香化濁與健脾祛濕之法,符合中醫「因地制宜」的辨治理念。
對中醫方劑學的影響
宋代方書盛行,官修《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與私撰家藏方並起,楊氏之作屬後者代表。其方劑結構嚴謹,如強調「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並注重藥性緩急相制(如寒熱並用、補瀉兼施),對後世方劑學發展具啟發性。該書東傳日本後,多次翻刻,成為研究南宋醫學東傳的重要文獻,亦見證中日漢方醫學交流之歷史。
醫術特色
楊倓臨床重視「臟腑氣機調和」,方劑設計常以調理脾胃為核心,符合中醫「四季脾旺不受邪」之理論。書中收錄的健脾方劑,多配伍茯苓、白朮等藥,體現宋代醫家對「補土派」思想的實踐。此外,對風濕痹證的治療,結合祛風藥與活血藥,如羌活、當歸並用,顯示其對「不通則痛」病機的深刻掌握。
綜觀其學,《楊氏家藏方》不僅保存大量南宋前期的臨床經驗,更展現中醫方劑「執簡馭繁」的辨證智慧,於中醫文獻史與臨床應用均具獨特價值。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