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蠍虎痧」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蠍虎痧
病名,屬中醫舌病症候之一,特徵為舌下生疔,色澤紫暗,形似蠍虎(壁虎)擺尾,伴隨舌體僵硬、搖頭顫動、口角拘攣等症狀。此病多因心經火毒熾盛,上炎舌絡,或兼夾風邪入絡,阻滯氣血,化生瘀毒而成。

病因病機

  1. 心火上炎:心開竅於舌,心經積熱或情志鬱火,循經上攻,燔灼舌絡,致局部氣血壅滯,發為紫疔。
  2. 風火相煽:若外感風熱毒邪,與內火相搏,風助火勢,火動生風,則見舌抖口噤、搖頭等風動之象。
  3. 瘀毒互結:火毒久滯,耗傷陰血,或熱壅血瘀,舌下絡脈受阻,疔色紫暗,甚則潰腐。

臨床辨治

治則:以清心瀉火、解毒祛風為主,佐以涼血活血。

  • 主方
    • 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合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鑑》)加減。
      • 導赤散(生地黃、木通、竹葉、甘草梢)清心利尿,引火下行;
      • 五味消毒飲(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專解熱毒,散結消疔。
  • 隨證加減
    • 風動甚者,加鉤藤、殭蠶熄風定顫;
    • 瘀象明顯(舌質紫絳),加丹皮、赤芍涼血散瘀;
    • 痰熱交結(苔黃膩),加貝母、瓜蔞化痰通絡。

古籍參考

《外科正宗》提及「舌疔如錐,色紫痛劇」,與蠍虎痧相似,均強調心火為患;《醫宗金鑑》則載「舌癢搖頭,風火相搏」,可互參治法。此類病症需與木舌(舌腫硬)、重舌(舌下血腫)鑑別,蠍虎痧更以動風、色紫、疔形為特徵。

(全文以中醫理論為核心,聚焦病機與辨證,不涉現代醫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