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洩可去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洩可去閉
洩可去閉為中醫治療學重要術語,意指運用瀉下之法,祛除體內實邪閉阻之證。此治法主要針對邪氣壅滯、腑氣不通之實證,通過攻逐瀉下,使邪有出路,從而恢復氣機暢通。其核心思想在於「實則瀉之」,尤其適用於六腑以通為用之生理特性受損的病症。
臨床應用與經典例證
-
陽明腑實證
- 病機:邪熱內傳陽明,與腸中糟粕搏結,形成燥屎,阻滯腑氣。
- 表現:大便不通、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硬實)、苔黃燥起刺或焦黑,脈沉實有力。
- 治法:峻下熱結,代表方為大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芒硝),通過瀉下通腑,解除燥屎閉阻,使「胃家實」得泄。
-
結胸證
- 病機:水熱互結於胸膈脘腹,氣機窒塞。
- 表現: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觸按,大便秘結,伴短氣煩躁,脈沉緊。
- 治法:瀉熱逐水,選用大陷胸湯(甘遂、大黃、芒硝),攻逐水飲與熱邪,開泄閉結。
理論延伸
洩可去閉不僅限於上述兩證,凡屬實邪閉阻之證,皆可依病性選方:
- 寒積內結:用大黃附子湯溫下寒積。
- 腸燥津虧:以麻子仁丸潤腸通腑。
- 瘀熱互結:如桃核承氣湯瀉熱逐瘀。
此治法體現中醫「通因通用」的辯證思維,強調邪去則正安,但需嚴格辨別虛實,避免誤伐正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