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洩利」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洩利

洩利,又稱洩瀉,是指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水分增多的症狀。洩利的病因多與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外感六淫等因素有關。

病因

  • 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可損傷脾胃,導致脾失健運,水谷不化,而出現洩利。
  • 情志失調:長期憂思、惱怒、恐懼等情緒可導致肝氣鬱結,脾失健運,水谷不化,而出現洩利。
  • 外感六淫:感受風寒、暑濕、燥熱等邪氣可導致脾胃受損,水谷不化,而出現洩利。

臨床表現

  • 大便次數增多
  • 糞質稀薄、水分增多
  • 腹痛、腹脹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分類

  1. 脾虛洩利:多由飲食不節、久病體虛等因素引起,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水分增多、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2. 濕熱洩利:多由外感濕熱或內生濕熱等因素引起,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水分增多、腹痛、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3. 氣虛洩利:多由久病、大病久治等因素引起,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水分增多、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4. 血虛洩利:多由久病、大出血等因素引起,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水分增多、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5. 陰虛洩利:多由久病、久熱、久勞等因素引起,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水分增多、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治療

根據洩利的病因和臨床表現,治療應該辨證施治:

  • 脾虛洩利宜健脾益氣、養陰生津;
  • 濕熱洩利宜清熱利濕、和胃止瀉;
  • 氣虛洩利宜益氣健脾、止瀉固表;
  • 血虛洩利宜養血潤腸、止瀉固表;
  • 陰虛洩利宜滋陰降火、止瀉固表。

預防

  •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
  •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

洩利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如果出現洩利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