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兌骨」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兌骨,中醫名詞。

  1. 骨骼部位名。亦稱銳骨。指手腕背部小指一側的骨性隆起,今稱尺骨莖突。《針灸甲乙經》:「神門者,……在掌後兌骨之端陷者中。」
  2. 經穴別名。一齣《針灸甲乙經》。即顴髎。見該條。又《難經.六十六難》:「少陰之原,出於兌骨。」丁註:「兌骨,即神門。」參見神門條。

兌骨,骨骼部位名。亦稱銳骨。指手腕背部小指一側的骨性隆起,今稱尺骨莖突。《針灸甲乙經》:「神門者,……在掌後兌骨之端陷者中。」

兌骨,經穴別名。一齣《針灸甲乙經》。即顴髎。見該條。又《難經.六十六難》:「少陰之原,出於兌骨。」丁註:「兌骨,即神門。」參見神門條。

兌骨,出自《針灸甲乙經》,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位於手掌後側,小指尺側,當尺骨莖突與橈骨莖突之間,掌長肌腱的外側緣。

兌骨穴具有寧心安神、清熱除煩、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心悸、失眠、健忘、驚悸、癲狂、熱病煩渴、心痛、腕痛、肘臂痛等。

臨床上,兌骨穴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驚悸、癲狂等心神疾患。如心悸失眠,可取兌骨穴、神門穴、內關穴,針刺或艾灸,可起到寧心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

兌骨穴還可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心痛、腕痛、肘臂痛等疾患。如熱病煩渴,可取兌骨穴、神門穴、太溪穴,針刺或艾灸,可起到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

兌骨穴為手少陰心經的穴位,具有寧心安神、清熱除煩、通絡止痛的功效。臨床上,兌骨穴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驚悸、癲狂等心神疾患。如心悸失眠,可取兌骨穴、神門穴、內關穴,針刺或艾灸,可起到寧心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

兌骨穴還可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心痛、腕痛、肘臂痛等疾患。如熱病煩渴,可取兌骨穴、神門穴、太溪穴,針刺或艾灸,可起到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