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心血虛不得臥」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心血虛不得臥
證候概述
心血虛不得臥,屬中醫不寐證之一,首載於《症因脈治》卷三。此證因思慮過度、勞心耗血,或久病體虛,致心血不足,心失所養,虛火內擾而成。其特點為夜難入寐,或寐而易醒,伴隨心煩、躁擾、驚悸等症,屬虛證範疇,與陰血虧虛、心神失養密切相關。
病因病機
- 勞心耗血:長期思慮過度或精神緊張,暗耗心血,致使心陰不足,心陽偏亢,虛火內生。
- 久病體弱:慢性疾病或失血過多,陰血虧損,心失濡養,神不守舍。
- 肝腎不足: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若肝腎陰虛,則心血化源不足,導致心腎不交,虛熱擾神。
臨床表現
- 主症:夜臥不安,難以入眠,或睡眠淺而易醒,醒後不易再寐。
- 兼症:
- 心煩躁擾,怔忡驚悸。
- 口燥咽乾,五心煩熱(手心、足心及心胸煩熱)。
- 舌質偏紅,少苔或舌淡無華。
- 脈細數或沉細無力。
治法與方藥
治療以滋陰養血、清心安神為原則,兼顧調補肝腎,使陰血得充,虛火得降,心神自安。
常用方劑
-
歸芍天地煎(《症因脈治》)
- 組成:當歸、白芍、生地黃、天門冬等。
- 功用:養血滋陰,清心除煩。
- 適用:陰血不足,虛火內擾之輕證。
-
黃連安神丸
- 組成:黃連、朱砂、生地黃、當歸、甘草等。
- 功用:清心降火,養血安神。
- 適用:心火偏旺,陰血虧虛,症見煩躁明顯者。
-
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 組成:人參、丹參、五味子、天門冬、麥門冬、當歸、柏子仁、酸棗仁、遠志、茯苓、玄參、生地黃、桔梗等。
- 功用: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 適用:陰虧血少,虛煩不寐,兼見心悸健忘者。
加減運用
- 若兼肝陰不足,脅痛目澀,加枸杞子、沙苑子以養肝。
- 若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加知母、黃柏以滋陰降火。
- 若心悸怔忡明顯,加龍眼肉、柏子仁以養心安神。
與相關證候鑑別
- 心脾兩虛不寐:除失眠外,伴面色萎黃、食少倦怠,治宜歸脾湯補益心脾。
- 心腎不交不寐:多見腰膝酸軟、耳鸣遗精,治宜黃連阿膠湯交通心腎。
- 肝鬱化火不寐:以急躁易怒、口苦目赤為主,治宜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
理論依據
《靈樞·本神》云:「心藏脈,脈舍神。」心血充盛則神志安定,若心血虛少,神失所養,則夜寐不安。《景岳全書》進一步闡明:「無邪而不寐者,必營氣之不足也,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故治療上,當以養血為本,兼以寧神。
總結
心血虛不得臥,核心病機在於陰血虧虛,心失所養,虛熱擾神。臨床須辨明虛實,以養血安神為主,輔以清熱滋陰,使陰陽調和,則夜寐自安。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