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血熱不得臥」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血熱不得臥
病證名,屬中醫不寐(失眠)範疇,因陽邪侵擾血分,或陰血伏火內熾,導致夜間煩擾難眠。此證首見於《症因脈治》,其特徵為晝日神志清醒,入夜後卻身熱盜汗、心煩驚悸,甚則睡中易醒,屬血分熱熾、擾動心神之候。
病因病機
血熱不得臥多由外感溫熱邪氣內傳,或情志化火、飲食辛燥,致使熱邪深伏陰血。血分屬陰,夜間陽氣入陰,與血中伏熱相搏,故見夜熱盜汗;熱擾心神,則心煩驚起、臥寐不寧。此證與陰虛火旺有別,後者多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而血熱不得臥以實熱為主,脈象多沈數有力。
臨床表現
- 主症:夜間發熱(身熱或手足心熱),睡中盜汗,心煩易驚,臥寐不安。
- 兼症:或見口乾咽燥,小便短赤,舌質紅絳,脈象沈數(尤以左尺、左關為甚)。
證候分型與治法
-
肝膽血熱
- 脈象:左關沈數(肝膽熱盛)。
- 治法:清肝瀉火,涼血安神。
- 方藥:知柏四物湯(知母、黃柏、生地、當歸、赤芍、川芎)加柴胡、山梔疏肝透熱。
-
腎經伏火
- 脈象:左尺沈數(下焦熱熾)。
- 治法:清泄腎中伏火,佐以透邪。
- 方藥:知柏四物湯加羌活、獨活,取「火鬱發之」之意,引熱外達。
-
脾胃熱熾
- 脈象:右關沈數(中焦鬱熱)。
- 治法:升散脾胃鬱熱。
- 方藥:知柏四物湯佐升麻、葛根,透解陽明伏火。
-
盜汗驚擾甚者
- 方藥:當歸六黃湯(當歸、生地、熟地、黃連、黃芩、黃柏、黃芪),瀉火固表,兼顧氣陰。
古籍論述
- 《症因脈治》強調「晝了夜熱」為血熱特徵,治需分辨熱邪所踞經絡,按脈選藥。
- 《醫宗金鑑》指出,血熱擾神者,當「涼血為先」,佐以安神之品如丹皮、赤芍。
鑑別診斷
- 陰虛火旺:雖有夜熱盜汗,但兼見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如黃連阿膠湯)。
- 痰熱內擾:以胸悶苔膩為主,方用溫膽湯化痰清熱。
此證以清血分伏熱為要,然臨證須辨熱邪所襲臟腑,靈活加減。若熱退而寐未安,需考慮有無陰傷或血瘀未清,進一步調治。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