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注發」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注發是一種中醫疾病名稱,指的是發生在背部的無頭疽。《外科大成》卷二中描述道:"痰注發,形如布袋,堅硬如石,不紅不熱……"。

痰注發是一種皮膚病,通常出現在背部。它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體內積聚了濕痰,導致經絡不通暢、氣血循環不順暢,進而導致局部組織水腫、壞死。臨床表現為皮膚上出現一塊圓形或橢圓形的堅硬腫塊,表面平滑,邊界清晰,並且沒有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

治療痰注發主要方法包括清熱化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以使用中藥內服、外敷,或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

為預防痰注發,可以遵循以下幾點:

  1.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減少攝取油膩辛辣食物。

  2. 注意工作和休息的平衡,避免過度勞累。

  3.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激動。

  4. 適量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5.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問題。

痰注發是一種比較難治療的皮膚疾病,治療過程可能會比較困難。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堅持治療,不要自行停藥。如果病情沒有改善或出現其他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