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痰注發」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痰注發,中醫病名。指生於脊背處之無頭疽。《外科大成》卷二:「痰注發,形如布袋,堅硬如石,不紅不熱……」。
痰注發是一種皮膚病,多發於脊背部位。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體內痰濕蘊結,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導致局部組織水腫、壞死而形成。臨床表現為皮膚上出現一塊圓形或橢圓形的腫塊,表面光滑,質地堅硬,邊界清楚,無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
痰注發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化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可用中藥內服、外敷,或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
痰注發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辛辣食物。
2、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激動。
4、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5、定期進行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痰注發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皮膚病,治療起來比較困難。患者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堅持治療,切勿自行停藥。如果病情沒有好轉,或者出現了其他異常症狀,一定要及时就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