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土郁」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土郁,病證名。五郁之一。脾胃之氣郁滯之症。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食滯中焦,痰凝脾臟,熱蘊腸胃,皆為土郁。證見心腹飽脹,腸鳴瀉利,嘔惡痰涎或清水等。滯則土郁,滯在上宜吐,滯在中宜伐,滯在下宜瀉,可用奪郁湯、善奪湯、疏土湯等方。

土郁是指脾胃之氣郁滯的病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說:「五臟之氣,皆有相使,相使不得,則為郁。郁則為病。」土郁是五郁之一,其他四郁分別是木郁、火郁、金郁、水郁。

土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損傷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氣機郁滯。

2.情志不遂,長期抑鬱、焦慮、暴怒等,會導致肝氣鬱結,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土郁。

3.久病不愈,正氣虛弱,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氣機郁滯。

4.外感六淫,如風、寒、暑、濕、燥、火,侵襲人體,損傷脾胃,導致土郁。

土郁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心腹飽脹,噯氣頻作,不思飲食,大便溏薄。

2.胸悶,心悸,氣短,乏力。

3.舌苔白膩,脈沉緩。

土郁的治療以健脾和胃、行氣消食為主。常用方劑有奪郁湯、善奪湯、疏土湯等。

土郁的預防主要是注意飲食調養,避免暴飲暴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情緒激動。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土郁是中醫常見的病證,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