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羶中」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羶中

羶中,中醫名詞。

  1. 人體部位名。指前胸正中,兩乳之間的部位,為羶中穴所在之處。
  2. 經穴名。出《靈樞.根結》。別名元兒、上氣海。屬任脈。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心包之募穴,八會穴之氣會。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和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呃逆,噎膈,少乳,及心絞痛,支氣管哮喘,乳腺炎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3. 指心包。《靈樞.脹論》:「羶中者,心主之宮城也。」

羶中穴

羶中穴,出《靈樞.根結》。別名元兒、上氣海。屬任脈。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心包之募穴,八會穴之氣會。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和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呃逆,噎膈,少乳,及心絞痛,支氣管哮喘,乳腺炎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羶中穴的定位

羶中穴位於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羶中穴的解剖

羶中穴位於胸大肌的前面,深層為胸肌。皮下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和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

羶中穴的功效

羶中穴具有理氣和胃、寬胸利膈、降逆止嘔、調和心包、寧心安神等功效。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呃逆,噎膈,少乳,及心絞痛,支氣管哮喘,乳腺炎等。

羶中穴的針刺方法

羶中穴可直刺0.3-0.5寸,或點刺放血。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羶中穴的注意事項

羶中穴為八會穴之一,不可隨意針刺。孕婦禁用。

羶中穴的配伍

羶中穴可配伍中脘穴、足三里穴、內關穴、神門穴等穴位,以治療咳嗽、哮喘、胸痛、呃逆、噎膈等症。

羶中穴的臨床應用

  1. 咳嗽:羶中穴配伍中脘穴、足三里穴,可治療咳嗽。
  2. 哮喘:羶中穴配伍內關穴、神門穴,可治療哮喘。
  3. 胸痛:羶中穴配伍膻中穴、內關穴,可治療胸痛。
  4. 呃逆:羶中穴配伍中脘穴、足三里穴,可治療呃逆。
  5. 噎膈:羶中穴配伍中脘穴、足三里穴,可治療噎膈。
  6. 少乳:羶中穴配伍中脘穴、足三里穴,可治療少乳。
  7. 心絞痛:羶中穴配伍內關穴、神門穴,可治療心絞痛。
  8. 支氣管哮喘:羶中穴配伍中脘穴、足三里穴、內關穴、神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