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舌卷」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舌卷是一種舌頭捲曲回縮,轉動不靈,言語不清的症狀。它通常伴隨著神昏和囊縮等現象。

《內經》中首次記錄了舌卷一症,認為它是由心、肝經的病變引起的。根據《素問·診要經絡論》的記載,厥陰經絡病變最終會導致舌乾、口渴、心煩等症狀,最嚴重的情況是舌卷且囊縮。《素問·脈要精微論》中也提到,心脈搏堅且長的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舌卷無法言語的情況。

舌卷和"舌強"都有舌頭板硬不靈的特點。然而,舌強的舌頭直挺不彎曲,可以稍微伸出口外,而舌卷則是舌頭捲曲回縮向後,通常不能伸出口外。舌卷在急症和危重病患者中比較常見,而舌強則較少見。

舌卷一症的常見證候有:

  • 肝經氣絕舌卷:舌卷,舌質絳乾,囊縮,心胸煩滿,脣青,神昏,脈弦數等。

  • 溫邪內陷心包舌卷:舌卷且較短,舌色紅絳,兩顴赤,高熱神昏,四肢厥逆,大便便祕,脈搏洪數或弦滑數等。

肝經氣絕舌卷的特點是舌卷和囊縮同時出現,可以和心病舌卷區別開來。《溫病條辨》指出,雖然舌卷和囊縮都屬於厥陰經絡的症狀,但舌屬於手,囊屬於足,舌是心的竅穴,包絡著心的功能,腎囊前後都是肝經所經過的,不可能將陰陽二種不同的厥象混為一談。這種證候通常是由於內熱過盛,陰虛耗竭,導致肝經失去氣血而引起的。肝主筋,如果經絡氣血失去,舌就會捲曲,舌質絳乾,囊縮,脣青,筋脈也會失去功能,出現轉筋和神昏等症狀。治療可使用羚羊鉤藤湯加上生石決、生鱉甲、玳瑁等藥物。

溫邪內陷心包舌卷的特點是心包是包絡著心臟的,小腸脈絡和顴部有關,它們與心臟的關係密切。因此,心包病變引起的舌卷特點是舌頭捲曲且較短,顴部潮紅。這種情況通常是溫邪內陷心包引起的。如果從上焦的肺經逆傳到心包,病情發展迅猛,常常在發病後迅速出現高燒、神昏、顴部潮紅和口噤等症狀,適宜使用芳香開竅並清熱解毒,使用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如果邪氣進入中焦,痰熱上衝心包,常會出現便祕,臉色紅潮,舌頭紅絳和黃苔,嚴重的情況還可能出現四肢厥逆。此時,宜使用牛黃承氣湯開竅泄熱,如果舌乾燥且有芒刺表示熱甚津傷,則宜使用增液承氣湯養陰潤下。還可以針刺復溜、液門、二間等穴位。

總之,舌卷一症在危急病情下比較常見,尤其是肝經氣絕和溫邪內陷心包的情況比較多。前者的特點是伴隨著陰囊上縮,後者則主要表現為高燒和神昏。這兩種情況在臨床上很容易區分。此外,痰熱蔽塞心竅的情況下,由於痰熱上衝,阻塞了心竅,除了主要症狀如神昏和言語不清外,也可能出現舌卷的現象,這對於鑒別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文獻引用:

  • 《症因脈治·外感舌音不清》:記載了風中厥陰所引起的舌卷情況,治療方法是補肝散。
  • 《望診遵經·診舌形容條目》:提到了舌卷、口乾、心痛等症狀,是手少陽之經絡受邪氣侵襲所致。
  • 描述了脾寒受風所引起的舌卷、語聲憂懼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