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舌卷卵縮」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舌卷卵縮

病名:舌卷卵縮係指患者舌體捲曲難以伸展,同時陰囊緊縮內陷之病證,又稱「舌卷囊縮」。此症以舌體與陰囊之異常收縮為主要特徵,屬中醫經絡與臟腑功能失調之重症表現。

中醫理論基礎

  1. 與肝經之關係
    根據《靈樞·經脈》所載:「足厥陰氣絕……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足厥陰肝經循行環繞陰器,上行絡舌本。若肝經氣血衰竭或寒邪凝滯,經脈拘急,可牽引舌體與陰囊,導致舌卷與卵縮並見,並伴隨唇色青紫等寒凝氣滯之象。
  2. 與心、腎兩臟之關聯
    除肝經外,心開竅於舌,腎主生殖。若心火亢盛或腎陽衰微,亦可能影響舌體與外陰之功能:

    • 心經熱極:熱邪熾盛,燔灼津液,舌體失養而捲曲,或熱入心包,神昏譫語伴隨舌卷。
    • 腎氣虛寒:腎陽不足,下焦失溫,陰囊收縮無力,甚則兼見四肢逆冷、脈微欲絕。

辨證分型與機理

舌卷卵縮多屬危候,臨床需分虛實寒熱:

  • 寒凝肝脈:因寒邪直中肝經,經脈攣急所致,症見舌卷、陰囊緊縮、少腹冷痛、脈沉緊。
  • 熱極生風:常見於溫病極期,熱毒內陷心肝,風動筋縮,兼見高熱、神昏、抽搐。
  • 氣血衰敗:多見於重病末期,臟腑精氣耗竭,舌體失濡,外陰失養,預後險惡。

治法與用藥方向

(此處僅述理論,具體辨證需依脈症)

  • 散寒暖肝:如吳茱萸、肉桂溫通肝脈,配合當歸、芍藥緩急柔筋。
  • 清心瀉火:黃連、連翹等清心解毒,配羚羊角、鉤藤熄風開竅。
  • 溫補腎陽:附子、乾薑回陽救逆,佐以人參益氣固脫。

附註:本症與單純「舌卷」或「囊縮」有所不同,二者並現常提示病位深及多經,需綜合脈症審因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