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沈杏苑>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沈杏苑(生卒年不詳),近現代中醫名家,籍貫上海浦東。師承晚清民國時期滬上名醫徐建村,深得其傳,後專攻內科、外科證治,臨床療效卓著,救治病患無數,醫名盛於當時。
沈氏學術根基紮實,尤擅外證辨治,其治療特色融合了吳門溫病學說與傳統外科心法。在內科方面,重視臟腑氣化理論,臨證每從氣血痰瘀論治,處方用藥講究升降開闔之機。其外科治療遵《外科正宗》要旨,推崇「以消為貴,以托為畏」的治療原則,對癰疽瘡瘍的辨證尤重陰陽虛實之別。
1949年後,沈氏積極參與公立醫療工作,並受聘為上海中醫文獻研究館首批館員。其珍藏歷代醫籍兩千餘冊悉數捐贈該館,其中多部明刻本及未刊稿本具有重要文獻價值。所撰《藥論》手稿現存世,內容涉及三百餘味常用中藥的臨床應用心得,包括:
- 對傳統藥性理論的發揮,如析「香附能通十二經氣分」為「先升後降」之性
- 結合滬上地域特質,記載多種江南道地藥材的獨特用法
- 外科用藥秘要,詳述升降丹劑的臨證配伍法則
沈氏學術思想體現晚清海派中醫「兼收並蓄」的特點,其治療經驗對於現代中醫臨床特別是外科疑難病症的診治仍具參考意義。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現藏有其生前所用「青囊硯」一方,上鐫「心存濟世」四字,可見其醫德風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