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蝨瘤」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蝨瘤,中醫病名。蝨聚成瘤者。《稽神錄》載:「浮梁生,背突起如盂,癢甚。醫士李德立雲:此蝨瘤也。以藥傅之,一夕瘤潰,出蝨鬥余,即日體輕。」此乃奇證,或診視記述失誤,或有意誘眾。
蝨瘤的病因病機,目前尚不清楚。臨床上,蝨瘤多發於兒童,其發病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不良衛生習慣:兒童由於身體抵抗力較弱,且不注意個人衛生,容易受到蝨子的侵襲。
- 接觸蝨子:兒童在接觸蝨子後,蝨子會在其身上吸血,並在皮膚上產卵。
- 營養不良:兒童如果營養不良,其皮膚抵抗力會下降,更容易受到蝨子的侵襲。
蝨瘤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皮膚上出現突起的腫塊,腫塊表面有小孔,可見到蝨子爬出。腫塊的大小不一,一般為黃豆大小,但也有較大的腫塊。腫塊周圍的皮膚會發紅、腫脹,並伴有瘙癢。
蝨瘤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皮膚上的皮疹。如果患者有接觸蝨子的史,則更有利於診斷。
蝨瘤的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可以使用殺蟲劑,如敵百蟲、氯菊酯等。物理治療可以使用熱敷、冷敷、電療等。
蝨瘤的預後,一般良好。如果患者能夠及時治療,並注意個人衛生,則可以避免病情加重。
蝨瘤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
- 避免接觸蝨子:不要去蝨子多的地方,如公共場所、動物園等。
- 如果發現有蝨子,要及時用殺蟲劑進行滅殺。
蝨瘤雖然是一種奇怪的疾病,但只要注意個人衛生,並及時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