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痰流注」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痰流注

濕痰流注是中醫的一種病名,屬於流注病的一種。《外科樞要》卷二有詳細介紹。濕痰流注多是由脾虛氣弱、濕痰堆積、邪毒入侵等因素引起,導致濕痰流溢於營衛肌肉之間。典型的症狀是初起時有腫痛無頭,皮膚顏色不變,如果久而不治,則可能出現發燒化膿的情況,膿液呈稀白色,最終膿盡漸愈。

治療方法

濕痰流注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 用木香順氣飲,佐以具有健脾化痰作用的藥物。初起時可外用衝和膏敷貼或艾條灸以促進消散。
  2. 當症狀進展到潰爛後,可以服用托里透膿湯促進化膿。如果化膿的速度較慢,可以補益氣血,服用人參養榮湯。
  3. 若疾病嚴重,還可以參考附骨疽潰後治療的相關方法。

症狀特點

濕痰流注的症狀特點包括:

  1. 腫痛無頭:受患者局部會有腫脹疼痛的感覺,但沒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
  2. 皮色不變:受患者皮膚的顏色不會有明顯變化,與周圍正常皮膚看不出區別。
  3. 久而不治,則發熱作膿: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病情會持續惡化,最終可能出現發燒、膿液形成等症狀。
  4. 潰後膿液稀白:當患者的濕痰流注潰爛後,膿液呈現稀白狀並帶有臭味。
  5. 膿盡漸愈:如患者能夠及時治療,病情會逐漸好轉,最終會痊癒。

預防方法 為了預防濕痰流注,可以考慮以下措施:

  1.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刺激性、油膩和生冷的食物。
  2.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物。
  3. 適當鍛鍊身體,提高抵抗力。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5. 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濕痰流注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如果患者能夠及時治療,病情會逐漸好轉,最終痊癒。但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治療,病情會逐漸加重,最終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因此,對於濕痰流注患者來說,重視疾病,積極配合治療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