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熱郁」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熱郁,中醫名詞,是指因諸邪久延不愈,郁而化熱所致的病證。六郁之一。見《丹溪心法》卷三。《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不發熱,常覺自蒸不能解,目蒙口渴,舌燥便赤,脈沈而數,是熱郁,或昏瞀,或肌熱,捫之烙手,皆是熱郁。」治宜清熱散郁,用火郁湯、黃連解毒湯等方。
熱郁的症狀主要表現為:
- 發熱不明顯,但常常感到身體發熱,難以散去。
- 眼睛發蒙,口渴,舌頭乾燥,大便乾燥,小便黃。
- 脈象沉而數。
- 嚴重者可能出現昏迷、肌肉發熱、手摸上去燙手等症狀。
熱郁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清熱散郁,可以使用火郁湯、黃連解毒湯等方。
熱郁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休息。
- 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熱郁的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