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顱鷀瘟」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顱鷀瘟

顱鷀瘟,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被稱為顱鷀毒。該病多在夏秋季節發生,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咳嗽、痰中帶血等。嚴重病例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症狀。

顱鷀瘟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患者在咳嗽、打噴嚏等動作時,病毒會隨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他人吸入後可能感染。同時,患者使用的物品如毛巾、手帕等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治療顱鷀瘟以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為主,常用藥物有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等。此外,針灸和推拿等治療方法也可配合使用。

預防顱鷀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
  2. 避免接觸患者或使用過的物品。
  3. 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到人羣密集的地方。
  4. 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顱鷀瘟。

雖然顱鷀瘟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但只要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