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羅兆琚>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羅兆琚(1896-1975),字佩瓊,晚號黃竹老人,廣西柳州人,近代著名針灸學家與中醫臨床家。其學術思想融貫中西,針法獨樹一幟,尤以「衛氣調控」學說與「經氣感傳」手法見重於醫林。
學術淵源與流派傳承 羅氏幼承家學,早年兼修西醫解剖生理,後專攻《內經》《難經》針灸理論,深得「刺衛無傷榮,刺榮無傷衛」之奧旨。與承澹盦合辦「中國針灸學研究社」,共倡「科學針灸」之風,將傳統經絡理論與現代神經節段學說相參驗。其臨證手法承襲《針灸大成》複式補瀉,復創新法,形成「羅氏飛經走氣」針術流派。
針法技術特色
- 谷邪辨證針法
主張「審氣分邪正」為補瀉前提,據《靈樞·終始》「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之說,創五指切診法判別經氣性質。臨床以「輕搓緩進」探知邪氣層次,再定深淺補瀉。 -
衛氣淺刺術
本於《難經》「刺衛者臥針而刺」理論,發展出「三才淺刺法」:- 天部(皮下3分)用雀啄術調衛陽
- 人部(肌肉層)施捻轉法通營氣
- 地部(近骨處)行提插法治頑痹
-
經氣調控秘技
- 截氣法:針尖朝向病所時以指甲逆經叩擊,引氣至病處
- 鎖穴術:進針前以拇指重壓穴位上下各一寸,令經氣聚於針下
- 通關法:在兩穴間分段接力捻針,誘發循經感傳
臨床治療創新
- 首創「經外奇穴三聯療法」,配合阿是穴形成三角針陣,如治癒瘧用「截瘧三角」(大椎旁開1寸雙穴配間使)
- 改良「灸盅術」,以藥艾條實行「深層灼灸」治療陰疽
- 小兒推拿結合穴位埋線,治療疳積驚風見效尤速
著作與學術貢獻 除《中國針灸外科治療學》詳述「針刺圍刺法」治癰疽、《針灸實用要旨》系統記載「二十四式單手進針法」外,另有未刊稿《黃竹齋針案》記錄其運用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治癒疑難痼疾之驗案。晚年手繪《經氣循行圖說》,以紅藍雙色標註衛氣營血在十二經別的動態流注規律,尤具學術價值。
羅氏針術今傳於兩廣及南洋地區,門人輯有《羅兆琚針灸心法歌訣》,其「以指代針」的按蹻術現發展為「壯醫指針療法」,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代針灸學界公認其對刺法量學的規範化探索,為傳統針灸現代化奠定重要基礎。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