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樓英>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樓英(1332–1401),字全善,又名公爽,明代著名醫家,浙江蕭山人。其曾祖樓文雋為當時名醫,家學淵源深厚。樓英自幼聰穎博學,遍覽群書,尤精醫理與易學,潛心研習《黃帝內經》及歷代醫家典籍,奠定了深厚的醫學理論基礎。

樓英與同代名醫戴思恭交誼甚篤,二人常切磋醫術,互補所長。戴思恭師從朱丹溪,而樓英亦受丹溪學派影響,擅長結合臨證實踐與理論創新,醫術日益精湛。其學術思想強調「辨證求因」,重視氣血調和與臟腑平衡,並融會《易經》陰陽五行之理於醫道之中,展現獨特的中醫哲學觀。

明初,樓英曾應召入太醫院任職,後以年邁辭歸故里,專注著述與臨床。其代表作《醫學綱目》共四十卷,系統整理歷代醫家學說,以「綱目」形式分類闡述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條理清晰且提綱挈領。書中不僅彙編前人精華,更提出新見解,如對「中風」的病機辨析及用藥思路,體現其臨床經驗與理論創新。該書對後世中醫典籍編纂影響深遠,成為明代醫學文獻中的重要著作。

此外,樓英另著有《參同契藥物火候論釋》,內容結合道家煉丹理論與中藥炮制學,探討藥物性味與火候調控之關係,惜未見刊行傳世。其學術貢獻亦反映在對《傷寒論》的註解中,強調「六經辨證」的靈活運用,並注重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治療原則。

樓英的醫學思想融合了儒、道、易學之精髓,注重「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其著作與臨床實踐對明代醫學的發展起到承先啟後的作用,尤以《醫學綱目》為中醫文獻學與臨床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