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夢洩」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夢洩

病名,又稱「夢遺」,首見於《外臺秘要·虛勞》。此症屬遺精範疇,特指睡夢中精液自洩之症候,多與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濕熱下注等因素相關。


病因病機

  1. 陰虛火旺

    • 腎陰虧虛,相火妄動,擾動精室,致夢中遺洩。
    • 《黃帝內經》云:「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腎陰不足,則封藏失職。
  2. 心腎不交

    • 心火亢盛,腎水不足,水火失濟,神不守舍,夜寐多夢而遺精。
    • 《景岳全書》指出:「夢遺精滑,總皆失精之病,雖其證不同,而所致之本則一。」
  3. 濕熱下注

    • 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濕熱內生,流注下焦,擾動精室。
    • 《醫學心悟》提及:「夢遺之證,濕熱乘虛而客之。」

證候表現

  • 夢中交合而精液外洩,伴有頭暈耳鳴、腰膝痠軟、心悸失眠等虛象。
  • 濕熱者,或見口苦咽乾、小便赤澀、舌苔黃膩。

古籍論述

  • 《外臺秘要》:列於虛勞門,強調腎氣不固為本。
  • 《丹溪心法》:「夢遺專主乎熱,精滑專主乎濕。」
  • 《醫宗必讀》:「夢遺者,治宜清心攝腎。」

此症需辨虛實,虛者滋陰降火,實者清利濕熱,臨證當審因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