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林則徐>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林則徐與中醫之淵源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閩侯)人,清末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其於道光年間任湖廣總督時,嚴禁鴉片,並在鴉片戰爭期間力抗英軍,後因遭誣陷而貶戍新疆。除政治功績外,林則徐與中醫藥亦有一定淵因,尤其於戒除鴉片煙癮方面貢獻卓著。
戒煙方之背景與中醫理論
鴉片於清代流毒甚廣,導致民眾身心俱損。林則徐在禁煙過程中,意識到戒除煙癮需配合醫療手段,遂邀請名醫何其偉(字書田)為其夫人診治肝疾,並請其研擬戒煙良方。何其偉所輯《救迷良方》,以中醫辨證論治為基礎,針對鴉片成癮者氣血虧虛、臟腑受損的特性,調配十八味中藥,製成丸劑或膏劑供患者服用,民間稱此為「林文忠公戒煙方」或「林十八」。
戒煙方之藥物組成與功效
該方以扶正祛邪為原則,結合補氣養血、健脾和胃、疏肝解鬱等法,藥物配伍嚴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 補益氣血:如人參、黃耆、當歸等,針對鴉片耗傷元氣,修復氣血不足。
- 健脾祛濕:白朮、茯苓、甘草等,強化脾胃運化功能,改善因鴉片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 安神定志:酸棗仁、遠志等,緩解戒斷時焦躁不安、失眠等症狀。
- 解毒疏肝:柴胡、白芍等,調理肝氣鬱滯,舒緩煙毒對肝膽經的損害。
此方不僅適用於戒斷鴉片,亦反映了中醫「標本兼治」的核心理念,兼顧驅邪與調理體質,成為當時禁煙運動中的重要輔助手段。
林則徐推廣中醫戒煙之影響
林則徐在湖北、廣東等地多次翻刻《救迷良方》,廣為流傳,使民間得以借助中醫藥力對抗煙毒。在當時西醫尚未普及的背景下,此方為中醫戒毒史留下重要紀錄,亦展現林則徐融合社會政策與傳統醫學的治理智慧。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