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呂震名>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呂震名(生卒年不詳),清代著名醫家,字建勳,號(木茶)村,亦有作「搽樹」者。其家世世代以儒學為業,震名少年時亦習儒,後出仕任直隸州同、荊門州判等職。雖身處仕途,然其對醫學造詣尤深,臨證處方極為審慎,每每反覆斟酌,數易其稿而後定,足見其治學之嚴謹。
呂氏於中醫理論之貢獻,集中體現於《內經要論》與《傷寒尋源》二書。《內經要論》一卷,乃其精研《黃帝內經》之心得,着重闡發《內經》要旨,對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基礎理論有獨到見解,尤其重視「天人相應」之整體觀念,強調醫者當通曉自然與人體之互動關係。
《傷寒尋源》三卷(或作三集),係其研究張仲景《傷寒論》之力作。呂氏在此書中,以「六經辨證」為綱領,系統剖析傷寒病之傳變規律。其論證特點在於溯源窮流,不僅闡釋仲景經方之配伍精義,更結合臨證經驗,辨析歷代註家之得失。尤其對「太陽病」之表裏虛實辨證,及「少陽樞機」之調和法度,均有深入發揮。書中強調「因證制方」之靈活性,反對拘泥成方,體現其「辨證求因,審因論治」的學術思想。
呂震名之學術特色,在於融合儒學思維與醫理研究。其以儒解醫,注重理論體系之建構,同時強調臨證實效。其對《傷寒論》之研究,上承喻嘉言、柯琴等前輩之論,下啟晚清傷寒學派之發展,在清代溫病學說盛行之時,仍堅守仲景學說之本源,對後世傷寒學之傳承影響頗深。其著作現存刊本,為中醫文獻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重要參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