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金枝韡>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金枝韡
金枝韡,字鄂湑,清代醫家,雲間(今上海市松江)人,專精虛勞血證之治療。其學術思想深植於《內經》理論,尤重「損其腎者益其精」、「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旨,主張以滋補腎水為調治虛勞久嗽之核心。其論點認為,腎陰虧虛則虛火上炎,發為勞嗽,故治法當以「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從根本滋陰填精,使虛火自降,而非徒持清熱或止咳之標。此說法彰顯其對「陰陽互根」及「治病求本」原則之深刻運用。
金氏於1893年著有《腎水虛勞論》,書中不僅詳析虛勞成因,更側重調攝之道,提出藥食並用之方略。書末附「水火藥性飲食歌括」,以歌訣形式統整藥物與飲食之性味歸經,便於後學誦習。其論述反映清代醫家對虛證調補的細膩見解,尤其強調「從其窟而招之」——即針對腎陰本源施治,俾使陰平陽秘,咳嗽自止,火氣潛藏。
此外,金枝韡之學術見解與明代醫家張景岳「陰中求陽」之理相通,皆重補益腎精以調和陰陽。清代溫病學派興起,然金氏仍恪守臟腑辨證,凸顯其融合經典理論與臨證實務之特色,對後世虛勞證治影響深遠。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