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酒濕洩」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酒濕瀉,又名酒洩。是因飲酒過多,濕氣內停所致的泄瀉。

酒濕洩的病因,主要由於飲酒過多,酒性辛熱,能助濕生熱,損傷脾胃,使脾失健運,水濕內停,下流腸道,從而引起泄瀉。

酒濕洩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大便稀薄、色黃、質粘,或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身倦乏力等症狀。

酒濕洩的治療,以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為主。可用葛花解酲湯加減治療。方中葛花性味甘寒,能清熱利濕,解酒醒酒;白朮、茯苓健脾利濕;黃連、黃芩清熱燥濕;甘草調和諸藥。本方適用於酒濕洩證,症見腹痛、腹瀉、大便稀薄、色黃、質粘,或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身倦乏力等症狀。

酒濕洩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飲酒要適量,切勿過量。
  2. 飲酒後不要立即睡覺,以免酒精刺激胃腸道,引起腹痛、腹瀉。
  3. 飲酒後可以適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以幫助消化。
  4. 平時要注意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腸道健康。
  5. 有慢性腸胃疾病的人,最好不要飲酒。

酒濕洩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