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短氣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短氣嗽,病證名。指短氣與咳嗽兼作,由肺腎不足,感邪而致咳逆

《諸病源候論》卷十四:「肺主氣,候皮毛,氣虛為微寒客皮毛,入傷於肺則不足,成咳嗽。夫氣得溫則宣和,得寒則否澀,虛則氣不足而為寒所迫,並聚上肺間,不得宣發,故令咳而短氣也。」亦可由腎虛、感邪而發,多屬重證。

吳澄謂:「短氣嗽。氣虧於下,元海無根,上浮胸臆,呼不能開,咽不能降,氣短喘咳,不相接續者,大虛之證,貞元飲。」

參見短氣、咳嗽、虛嗽條。

短氣嗽

短氣嗽,病證名。指短氣與咳嗽兼作,由肺腎不足,感邪而致咳逆。

《諸病源候論》卷十四:「肺主氣,候皮毛,氣虛為微寒客皮毛,入傷於肺則不足,成咳嗽。夫氣得溫則宣和,得寒則否澀,虛則氣不足而為寒所迫,並聚上肺間,不得宣發,故令咳而短氣也。」亦可由腎虛、感邪而發,多屬重證。

吳澄謂:「短氣嗽。氣虧於下,元海無根,上浮胸臆,呼不能開,咽不能降,氣短喘咳,不相接續者,大虛之證,貞元飲。」

參見短氣、咳嗽、虛嗽條。

病因病機

本病多由肺腎不足,感邪而致咳逆。

肺主氣,腎主水,肺腎陰陽相配,氣化有常。肺腎不足,則肺氣虛弱,不能宣發肅降,水液不能上輸,下滲膀胱,聚於肺間,形成痰飲,阻塞肺道,引起咳嗽;腎虛則精氣不足,不能上滋肺陰,肺陰虛則失於濡養,肺失宣降,氣道不利,亦可引起咳嗽。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短氣、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

短氣,即呼吸急促,不能順暢。

咳嗽,多為乾咳,痰少而粘,不易咳出。

痰多,多為白色稀薄痰,或黃色黏稠痰

胸悶,即胸部脹悶不舒。

氣喘,即呼吸急促,不能順暢。

診斷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病史,可以診斷為短氣嗽。

治療

本病的治療,以補肺益腎、化痰止咳為主。

可選用中藥如補肺益腎丸、六味地黃丸、百合固金湯等。

也可選用針灸、推拿、按摩等中醫外治方法。

預防

平時要注意保養肺腎,避免感冒、受涼等。

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結語

短氣嗽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多由肺腎不足,感邪而致咳逆。

臨床表現主要為短氣、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

治療以補肺益腎、化痰止咳為主。

平時要注意保養肺腎,避免感冒、受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