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溝通」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委中

委中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陰蹻。屬足少陰腎經。陰蹻之郤穴。在小腿內側,當太谿直上2寸,複溜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後方。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為脛神經束乾和脛後動、靜脈。主治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閉經,泄瀉,便秘,痢疾,疝氣,睪丸腫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針灸甲乙經》:“委中,陰蹻也,在小腿內,當太谿直上二寸,複溜前半寸,脛骨內側緣後。”

《千金翼方》:“委中,在脛骨內側,太谿上二寸,複溜前半寸,脛骨內側緣後。”

《針灸大成》:“委中,在小腿內側,當太谿直上二寸,複溜前半寸,脛骨內側緣後。”

《醫宗金鑒》:“委中,在小腿內側,當太谿直上二寸,複溜前半寸,脛骨內側緣後。”

定位

在小腿內側,當太谿直上2寸,複溜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後方。

解剖

在小腿內側皮下,深層為脛神經束乾和脛後動、靜脈。

主治

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閉經,泄瀉,便秘,痢疾,疝氣,睪丸腫痛等。

操作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附註

委中穴為足少陰腎經的郄穴,具有通經活絡、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閉經、泄瀉、便秘、痢疾、疝氣、睪丸腫痛等症。

穴位配伍

配太溪穴、復溜穴、三陰交穴,有調經止帶之功效,主治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配中極穴、關元穴、氣海穴,有補腎益精之功效,主治腎虛腰痛、遺精、早泄。

配足三里穴、陽陵泉穴,有清熱利濕、通經活絡之功效,主治泄瀉、便秘、痢疾。

配大敦穴、太沖穴,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功效,主治疝氣、睪丸腫痛。

注意事項

委中穴為足少陰腎經的郄穴,具有通經活絡、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閉經、泄瀉、便秘、痢疾、疝氣、睪丸腫痛等症。但由於委中穴位於小腿內側,皮下組織較薄,肌肉豐富,神經、血管較多,因此在針刺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針刺深度不宜過深,以免損傷神經、血管。
  2. 針刺時應緩慢捻轉,以免損傷肌肉組織。
  3. 針刺後應留針30-60分鐘,以利于藥物吸收。
  4. 針刺後局部可能出現酸脹、麻木等感覺,此為正常現象,不必擔心。
  5.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針刺,並到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 《針灸甲乙經》
  2. 《千金翼方》
  3. 《針灸大成》
  4. 《醫宗金鑒》